新三板市盈率為16倍,其中創新層15.4倍;創業板市盈率36倍;中小板市盈率23倍;上證成分股市盈率11倍;目前是弱勢行情,整體來講市盈率都較低,尤其是上證50、滬深300以及上證指數,創業板指數市盈率最高,依然在36倍。通過上面對股票發行制度進行分析后得出結果,當下a股大部分股票都是注冊制發行,注冊制已經取現市盈率規定,哪怕企業是負市盈率,也就是業績虧損的都能上市,還談什么新股市盈率高于行業平均市盈率呢。
1、牛市中券商基金一般能漲多少?
給你券商行業指數月K線圖,自己品一品。歷史上,在2015年牛市,券商行業指數曾經突破1700點,而現在2020年7月3日指數收盤于900點,距離歷史高點還有接近一倍的漲幅,不過,最好不要盲目樂觀,不要只看到好的方面,不要光想著上漲賺錢。我覺得,保守的投資者最好基于概率來看待券商指數,根據歷史數據統計,券商行業指數有70%的概率位于500~900點范圍內。
除非有特別大的牛市行情,指數大概率在650~800之間波動,也就是說,指數目前900點,基本上屬于正常情況的上限點位。除非大盤指數具備沖上5000點的潛力,券商指數有可能沖擊歷史高點1700點,否則的話,還是應該小心謹慎面對900點為好,此時,與其追漲,不如等待回調。追漲發生短期虧損的可能比較大,而且說不定套住的時間比較長,
而等待回調,有可能踏空,也說不定會等到更好的機會,但是起碼不會損失本金。在此,提醒投資者一句,大多數散戶都是死在大牛市,死在追漲上的,目前,面對券商指數基金就存在這個風險。當然,定投券商指數基金應該還是可以的,就算券商指數后邊持續上漲,或者發生調整,等到股市真正走出大牛行情,券商指數肯定比現在的900點要高很多,定投肯定會獲得一定水平的盈利。
2、在牛市中券商股一般會漲多少倍?
我們其實可以從歷史的規律里找到答案,首先,從2015年里的牛市上漲過程來看,券商的上漲分為三波漲幅:第一波漲幅30%,從2014年10月28到11月13日,13個交易日集體上漲26%;第二波漲幅98%,從2014年11月21日到12月17日,19個交易日翻倍;第三波從2015年3月12日到4月9號,20天上漲幅度35%。
這三個階段也分別對應了三個指數搭臺的過程,因為對于牛市來說,往往都是從指數搭臺開始,然后從個股唱戲結束。周而復始兩個階段,從而進入第三個階段的全面上漲。所以,牛市第一個階段里的指數搭臺和個股唱戲是一個反轉的過程,是把A股帶離熊市底部陰霾的結果;而第二個階段里的指數搭臺和個股唱戲是一個賺錢效應井噴的過程,會比第一個階段幅度大很多;那么,進入第三個階段往往就是行情進入尾聲,是一個趕頂的結果,
所以,對于板塊來說,第一階段往往弱一些,第二階段是最強的,第三階段排在了第二!那么,對于個股來說呢?從2015年的這一輪牛市我們可以看到,個股在每一個階段的漲跌幅是有分化的。第一階段漲幅較大的,往往在第二階段里就會弱勢一些;第一階段里漲幅較弱的,第二階段里會有一個補漲的需求;大部分的龍頭券商都有300%~500%的漲幅空間,
個別的會有超過1000%。因此,從本輪的行情來看,我們2019年經歷的是第一階段的指數搭臺,目前可能會邁入第二階段的指數搭臺。整體的券商指數才漲了30%不到,離2014年的100%差很多!而個股方面,大部分的券商股底部起來僅僅在100%左右,離300%~500%的平均值還差許多,只有少部分的券商上漲了150%~200%。
3、如果全流通發行新股,發行市盈率會達到多少?
全流通發行,如果人的記憶不僅僅只有七秒。就會知道后果有多嚴重,新股發行事關投資者、上市公司、大股東和中介機構利益,股價越高,募集同等資金發行新股數量越少。對股本稀釋越少,對原始股東越有利,另外全流下,新股發行價格越高。如果不控制募集資金,上市公司會千方百計超募,中介機構也會樂享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