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黑洞的蒸發,黑洞的質量終將會越來越小,最終將無法維持,這時候黑洞會發生一場大爆炸。現在,沒法知道哪種說法是真的,而且我們連黑洞是否真的會蒸發都并不清楚,只不過,在理論上黑洞蒸發的可能性極大,現在只差實驗證據,多數天文學家相信,如果黑洞質量縮小到一定程度,它將會在一次大爆炸中灰飛煙滅,但少數人相信,當黑洞質量小到一定程度,那么黑洞蒸發將會停止,這意味著它們依然會以黑洞的形式繼續存在下去。
1、黑洞引力那么大為什么還有蒸發?
因為黑洞也有溫度,有溫度的物體就會有輻射我們都知道,黑洞很可怕。巨大的引力使光都無法逃離,這么強大的天體怎么會蒸發呢?這的確匪夷所思,就連科學家們此前也都認為黑洞只吸不吐,就像我國神話中傳說的饕餮獸一樣,其實這也是霍金無意中發現的。據說是霍金有一天正慢慢爬上床,突然想到黑洞應該是有溫度的,有溫度就會有輻射,
于是他提出了“黑洞蒸發論”。這里所說的“蒸發”,與我們在生活中看到的植物蒸騰,大海蒸發,蒸饅頭冒出的騰騰熱氣完全兩碼事,借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有結合的部分,通過計算得到一個答案:黑洞有熵,也有溫度。以三個太陽質量的黑洞為例,其溫度約為10的負8次方開爾文,那么有溫度就會有輻射,這就是所謂的“霍金輻射”。
根據量子場論,真空可以憑空產生一對正反粒子,正常情況下,它們會相撞在一起相互湮滅,可是如果有一對粒子正好產生于黑洞邊緣,那就可能一個粒子掉進黑洞,一個粒子在黑洞外面。那個進入黑洞的粒子再也出不來,那么黑洞外面的粒子就只好去流浪,結果就好像宇宙中多了一個粒子,代價是黑洞少了一個粒子,相當于黑洞蒸發了一個粒子。
2、既然黑洞無比堅硬,那么為什么還會蒸發?
原創思想,霍金繼承了愛因斯坦的衣缽,所以也繼承了愛氏的致命錯誤,首當其沖的就是E=MC2,天文觀測確信無疑的說明,物質是不能轉換為能量的,物質在釋放完能量之后,大的恒星和星系一定會坍縮成為黑洞(正確的稱呼是:質量奇點),而且質量劇增,所以,質量奇點就是質量的終極形態,絕不可以再轉換為能量,因為宇宙必須有質量和能量一對冤家對頭,宇宙才能夠永恒地運行下去。
3、黑洞蒸發,意味著質量減小,是不是意味著不再是黑洞?那么又變成了什么?
準確的說,目前對于這個問題還沒有確切的答案,但是,多數天文學家相信,如果黑洞質量縮小到一定程度,它將會在一次大爆炸中灰飛煙滅,但少數人相信,當黑洞質量小到一定程度,那么黑洞蒸發將會停止,這意味著它們依然會以黑洞的形式繼續存在下去。現在,沒法知道哪種說法是真的,而且我們連黑洞是否真的會蒸發都并不清楚,只不過,在理論上說,黑洞蒸發的可能性極大,現在只差實驗證據,
圖示:黑洞蒸發,是著名理論物理學家霍金的關鍵科學貢獻,但該理論尚未得到實驗證明。量子漲落與黑洞蒸發著名物理學家霍金把量子世界中的量子漲落(真空能),應用到黑洞附近的空間中,他指出如果量子漲落是真實存在的物理現象,那么這就意味著黑洞將不可避免地會失去質量,這種失去質量的奇妙過程,被形象化地類比為黑洞蒸發,
伴隨著黑洞的蒸發,黑洞的質量終將會越來越小,最終將無法維持,這時候黑洞會發生一場大爆炸。理論上,我們可以通過檢測這樣的大爆炸來驗證霍金的黑洞蒸發假說是否正確,但遺憾的是普通黑洞的黑洞蒸發速度實在太慢了,擁有太陽質量的黑洞在不吸收外來物質繼續增長的情況下,僅僅依靠霍金蒸發,那么需要10^64年的時間,才會蒸發到無法繼續維持的程度,這是一個長得無法想象的時間,是萬億年的萬億年的萬億年的萬億年......萬億年,
圖示:霍金輻射,依賴的是隨機出現的粒子-反粒子對,這是量子理論預言的在真空中會隨機出現的現象,當這種現象發生在黑洞邊緣時,就有可能讓其中一個粒子進入黑洞中,另一個粒子則逃逸到宇宙中去,按照質量守恒原則,這意味著黑洞將會因此喪失質量,才能維持宇宙的總質量守恒。這種現象因此也被形象的稱為黑洞蒸發,尋找原始黑洞爆炸的光芒,驗證霍金輻射假說現在的黑洞都源自超大質量恒星在生命的末期的大爆炸,它們的初始質量就很大,通常都在一個太陽質量以上(2*10^3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