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經濟給中國帶來的是制造業和實體商業的衰退,不僅增加了失業率,還造成了經濟倒退。糟糕的經濟情況或許還要持續一段時間,這就好比人生病了,即便是吃了藥,也不能立即康復,雖然此次疫情會對中國經濟造成短期沖擊,但經濟中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因疫情影響發生根本性改變。
1、電商,全民互聯網經濟,到底給中國帶來了什么?
互聯網經濟給中國帶來的是制造業和實體商業的衰退,不僅增加了失業率,還造成了經濟倒退。同時因為互聯網經濟的發展,拉遠了人與人之間溝通的距離,造成了許多人都是孤島,不會與人交流。同時宅的人越來越多,同時幸福感越來越低,雖然電商使商品價格透明化,抵消了區域壁壘等影響價格的因素,但無形中也是在壓榨制造業的利潤,增加制造業成本。
2、今年中國的經濟走勢怎么樣?
今年經濟走勢不樂觀!一季度,我國受新冠疫情影響,經濟嚴重滑坡,GDP比去年同期下跌6.8%,二季度,雖然我國疫情好轉,企業復工復產,但世界上其他國家疫情嚴重,外貿出口不暢,經濟依然難以恢復正常,以美國為首的一些國家,不斷將新冠疫情甩鍋中國,在經濟上,去全球化,妄圖與我國脫鉤,國際形勢風云變幻,不利于我們的外貿生產經營。
東南沿海一帶企業出現復工后又停產的情況,失業壓力不小,今年兩會,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破天荒地沒有對今年經濟增長提出數據要求,只是提出六保,六穩大計,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今年全球經濟衰退是大概率事件,我國率先走出新冠疫情,各行各行復工復產,經濟表現是全球最好的,但與往年比,今年困難大,形勢險,經濟發展不容樂觀,
3、90后目前經濟狀況怎么樣了?
90后的年齡位于20歲到29歲之間。20至25歲正是步入社會,開始打拼的時期,可以想象得到,不管在1、2線城市,還是在3、4線城市,都是工資剛夠吃飯、租房。比如在烏魯木齊這個三線城市,大學生剛畢業,工資3000元到5000元之間。租房1500到2000元之間,吃飯1000元。交通費200元,買衣服300元。
通訊上網費50元,再加上人際交往200元。可以看到,到了月末,所剩無幾,25到30歲,工作趨于穩定。家里開始催婚,找了對象的開始談婚論嫁,準備組建小家。還是以烏魯木齊為例,工資已經漲到5000到8000元之間,雖然工資增加了,但是這個年齡段正是消費需求旺盛的時期,再加上工資上漲,對生活品質的要求比剛工作時要高,消費隨之升級。
所以,這個階段,依然存不了錢,大部分90后結婚,仍然需要父母的經濟支持。父母有能力的,會給兒子全款買房,條件差一點兒的,幫孩子付個首付款,讓小兩口自己付按揭。目的也是為了讓孩子有拼搏、奮斗的動力,如果父母實在沒有能力幫孩子買房。孩子恐怕只能考慮租房結婚了,勒緊褲腰帶奮斗4、5年,攢夠了首付款,再按揭一套房子。
靠自己買房的90后,大都能吃苦,上進心強,今后的發展也會越來越好。90后面臨的經濟環境,和70后、80后截然不同,消費的誘惑增多。足不出門,就能在美團、淘寶上輕松地買買買,不知不覺,銀子就花出去了。還有花唄和各種平臺貸,不遺余力地勸人們今天花明天的錢,如果沒有克制力,很容易淪為“大負翁”。90后活在一個鼓勵物質消費的時代,
4、你認為這次疫情給中國經濟帶來了哪些壓力?國人該如何應對?
雖然此次疫情會對中國經濟造成短期沖擊,但經濟中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因疫情影響發生根本性改變。不過,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面臨的壓力值得重點關注,但也有一些行業正在努力化危為機,短期干擾不影響中長期趨勢,此次疫情可視為一個短期的經濟沖擊,使總需求和總供給曲線有一個短期平移,但是,隨著時間延長,沖擊將逐漸減弱,經濟增長終究還是要回到原有的軌跡,因此長期內不影響經濟向好的根本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