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利率摧毀了銀行在過去三十年來建立的各種利率模型,因為幾乎所有的利率模型都在假設利率會一直是個正數(如BlackModel)。舉個不一定真實的例子,比如銀行跟客戶簽了一份利率互換協議,客戶付固定利率(s),銀行付浮動利率,浮動利率盯住了某個基準利率(a)。
1、如果銀行貸款利率達到負利率,銀行還靠什么賺錢,銀行都倒閉了?
對傳統銀行來說,真的存貸款業務是業務的大頭,也是利潤的大頭。如今的銀行都是綜合性的集團,他們去經營資產業務,負債業務,還有中間業務,資管業務,還有其他業務,資產業務相對來說慢慢地會成為銀行的利潤增長點,而中間業務也會得到繼續發展。只有傳統的存貸款業務,可能面臨的利潤將會進一步萎縮,很簡單的去理解,就是你去銀行的時候,會發現銀行所經營的項目越來越多,如賣保險,賣基金,賣黃金,可以炒股票,炒期貨,炒外匯,現在還可以投資一些中高端風險的信托啊,私募啊等產品。
2、“負利率”到底意味著什么?
謝謝問答的邀請!首先要說的是,一般的商業銀行是不可能有真正的負利率的,而有一種所謂的“負利率”,是指通脹率超過普通銀行的存款利率,即CPI(物價指數)上升的速度超過了銀行利率,使得將錢存銀行的話,錢的實際價值,如購買力越來越小,也就是說,在商業銀行中的存款利率實際為負,比如,中國曾在2010年2月CPI達到2.7%,那時超過了普通商業銀行的利率,這就是所謂的進入“負利率時代”。
2年后,雖然那時CPI同比上漲3.2%,但那時的商業銀行利率超過了3.2%,于是,這種所謂的“負利率時代”結束。其次,而這個問題所指的“實施負利率”,應該是指那種一國央行對存款實施真正的負利率,一般而言,普通商業銀行在央行的存款,是可以獲得利息的,但在負利率情況下反而需要支付手續費。也就是說,商業銀行將錢存入央行會出現錢越存越少的狀況,
3、一個國家的存款利率為零或為負利率意味著什么?
存款利率為0,就意味著銀行拒絕接收存款。銀行的資產端賺不到錢或者貸款的風險偏高,銀行選擇謹慎經營,也就不需要負債,也不需要支付利息,所以這種情況下,銀行的存款利率調整為0。存款利率為負數,意味著你存款不僅不會得到利息,反而要為銀行支付一定的保護費,一旦存款利率為0或者小于0,意味著實體經濟已經到了非常糟糕的境地,銀行已經找不到優質的客戶。
也就是凱恩斯主義理論說的“流動性陷阱”,常見的幾個經濟指數都不好,物價指數c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