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相當于,對那個天天數錢數到手發軟的行業(銀行),紿他們一個民工牌照(券商牌照)。很多人一看到這個消息,第一反應就是利好銀行、利空券商,因為銀行拿了券商牌照就可以自己直接干兩融的業務,能拿下很多券商的市場份額,對于開放的資本市場,吸收外資券商前提是我們保守住固有的本地券商,我們的券商經得住外資券商的沖擊嗎。
1、國家將給商業銀行發放券商牌照,對券商有什么影響?
證監會計劃向銀行發放券商牌照銀行這是要橫掃一切嗎其實銀行的排位已經是榮耀王者了這次是要打造航母級券商今年中國的金融市場已經向全球公司開放,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均已經獲得了全資控股國內證券公司的資格。而我們本土券商規模都不大,有多小呢高盛一家公司的資產規模比我國全部證券公司的資產規模之和還要大根本就沒法打而銀行有大量的客戶和低成本的資金,這一直是券商羨慕的資源讓銀行這種巨無霸進入券商的領域,勢必會打造出航母級別的券商這也順應了國際上銀行業混業經營的大趨勢短期對券商是個利空,特別是小券商而大券商影響不大,尤其是銀行系的券商像中信證券,招商證券,興業證券等等長期來看,反而是接著這次分業經營藩籬被打破跟自家銀行兄弟聯手,會發展的更壯大,
2、國家要發券商牌照給銀行,對股市有什么影響?
國家向銀行發放券商牌照,對股市的長期影響是積極的、正向的,但是短期的影響卻比較復雜。我們知道,中國的金融牌照都是很難拿到的,無論是銀行、證券、保險、信托,所以如果給銀行發放券商牌照,對銀行來說當然是重大利好,盡管券商的收入和利潤級別與銀行的業務相比,目前看實在是影響不大,但重要的是釋放了金融機構可以混業經營的信號,這是與國際接軌,也是有效增加中國金融企業競爭力的有效手段,畢竟中國很多企業未來的競爭對手都是國外的巨頭,所以自己要先擁有世界級的競爭力才行,
而就銀行業當前的情況來說,估值基本上處于歷史最低水平,A股一共36只銀行股,32只跌破凈資產,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旦這個消息被證實,那么銀行股就會迎來重新的估值機會,而銀行股對指數的拉動能力大家都是知道的,所以,至少會有一波指數行情,這也是當前的A股迫切需要的。但是對券商來說,短線卻是利空的,因為券商最近幾年其實本就面臨一定的危機,券商經紀業務普遍是低費率的惡性競爭,而投研能力卻經常被市場質疑,如果增加銀行這個強大的對手,肯定會失去一部分業務,
3、2020年6月,證監會計劃向商業銀行發放券商牌照將會對中國金融市場產生什么影響?
證券會計劃向商業銀行發放券商牌照,這是證監會系列牌中又一牌,也就是說6月24號中增量資金增倉銀行最好的詮釋。銀行拿到券商牌照,加速券商和銀行的整合,說明做大金融,有利同國際同行競爭,暗含金融漸次開放的加速,目的力挺人民幣國際化宏觀大局,美元作為資本市場上的攪屎棍,經常掀起血雨腥風,九十年代東南亞危險,曾經的港幣保衛戰,無不是通過美元掠奪各囯財富。
加速人民幣國際化,大力去美元化,構筑強大的護城河,彰顯出大囯擔當,祖國強大,人民財產安康的保證,深深為強大的祖國自豪,證監會措施有力,向商業銀行發放牌照,雖有短暫陣痛(券商竟爭加劇),暗含大思路,精心育兒,走向成熟。否則上次石油收割中行的教訓白受了,同樣由于銀行在這個點位力挺大盤,大盤深跌的機會更小,
4、為什么要給銀行發券商業務牌照?
中國金融業的分業經營和監管:根據現在的《商業銀行法》和《證券法》,商業銀行不得在境內從事證券經營業務.同時證券公司也不得經營銀行和保險業務.商業銀行和保險公司歸口銀監會管理,證券公司歸口證監會管理.境外金融行業實行混業經營:隨著金融對外開放,中國將很快允許國外金融企業在中國設立獨資銀行和券商.問題是一旦國外金融企業進入中國,一家國外金融企業同時可以經營銀行和證券業務.這與國內的法律和政策是矛盾的,如何解決?最直接的辦法就是中國金融業實行從分業經營和監管轉變為混業經營.所以最近報道的“證監會將向工商銀行發放證券牌照”是可能的,也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