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948年,蘇州到了最低點,全國12個直轄市沒有蘇州,55個省轄市依然沒有蘇州。很多人對蘇州有誤解,要么覺得蘇州很牛逼,天生就應該是江南的老大,要么有恐懼癥,覺得蘇州的gdp下降了,蘇州就會倒,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Normal0蘇州的等級低,或者說蘇州的地位在下降。
1、蘇州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么?
首先,向北發展是明確的,看看現在哪個區限購最嚴格就知道了,高鐵新城應該是未來10年的北部發展中心。其次,園區已經可以自動造血了,后續新政策肯定繼續傾斜,新政策的試驗田,會不停的更新換代,然后,西北部就要看蘇州能不能拿下蘇州國際機場了,如果拿下,就沒西北部啥事情了。如果拿不下,肯定要掉頭搞好碩放機場,西北部的相城,新區地界,都會更進一步,
且城北路擴建修通,加上兩頭延伸,整個那一線從最東園區昆山交界到新區,應該都會受益。主城區就不說了,坐在中央,地鐵,運河什么都繞不過,什么好處都能分一點。南部就沒啥說的了,吳江太新可以說就是吳江新城,要相信吳江的實力。吳中太新這邊也會慢慢趕上,不過吳中要花錢的地方太多,估計一時半會都趕不上吳江太新,東南部就看G60走廊給不給力了,但這畢竟涉及兩省一市的事情,有的扯皮的。
2、常熟張家港太倉合并成立蘇州沿江新區,增強蘇州轉型發展的動力?
發展和并區有什么關系嗎,并區了為什么就能發展?不并區就發展不起來?蘇州轉型,個人愚見在于外資利用率高,內資薄弱,很多都為外資配套輔助,產品附加值不高,國際競爭力不強。外資一旦撤資影響較大,所以發展經濟助力蘇州轉型首先是要根據當地資源和人才情況大力發展和扶持高競爭力行業和經濟,降低對外資的利用率。提升內資經濟的活力和競爭力,
3、蘇州算一個工業城市嗎,未來會不會轉型?
蘇州是地地道道的工業城市,制造業、代工業很發達。不過工業城市之間也有區別,比如北方很多工業城市的廠區是在主城區,而蘇州的工業主要集中于下轄縣市,加之蘇州本身是著名旅游城市,所以市區呈獻給外界的是江南水鄉、文化名城的清新感,和平時說起的工業城市似乎一點都不沾邊,當然工業主體本身的不同,給城市塑造的形象也是不同的。
比如沈陽、西安等北方老牌工業城市,都是以重工業為主,生產大型機械、汽車、飛機等等,加之廠區很多建在市區,或者離市區很近,所以人們在這些城市的感覺就像一個帶著黑框近視鏡身著勞動布工作服的老工程師,因此這些重工業城市和蘇州的輕工業城市還是有很大差別的。要說轉型,我認為不會有太明顯的轉換變化,因為蘇州本身是多元經濟,雖然工業占GDP比重很大,但是蘇州的旅游、經貿、金融等行業也都很發達。
一定要說轉型,那或許是工業范疇內細分的轉型,比如每年都有外資代工型公司離開,包括轟動一時的希捷,隨著蘇州地價和用工成本齊飆升,更多外資必然考慮成本上升帶來的利潤率沖擊,倘若這類公司長期外遷,那么蘇州需要有其他工業取而代之,這樣就會出現工業細分行業的專業與變化。這不僅僅是蘇州,很多沿海發達城市都在面臨這樣的問題,
4、蘇州該如何發展?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Normal0蘇州的等級低,或者說蘇州的地位在下降?我認為這是一個偽命題。很多人對蘇州有誤解,要么覺得蘇州很牛逼,天生就應該是江南的老大,要么有恐懼癥,覺得蘇州的gdp下降了,蘇州就會倒,我覺得這都不是理性的態度。
我不是什么專家,只想結合歷史,談談自己的看法,蘇州很強?歷史上看確實不錯,但也沒有強到唯我獨尊的地步。蘇州正式成為和南京并列的省會是乾隆二十五年,從那時算起蘇州真正的進入了全盛時期,太平天國起義后,蘇州開始走下坡路,到1948年,蘇州到了最低點,全國12個直轄市沒有蘇州,55個省轄市依然沒有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