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絕對控股股東的時候,有些股東存在某種關系,成為一致行動人,一致行動人加起來的持股量很有可能超過相對控股股東,而成為公司的實控人。公司章程設置有明確的權責條款,作為約束機制;2、每月A公司必須要向控股股東報送會計報表和經營報告;3、資金支付有專項管理制度,并設有支付額審批權限大??;4、在董事會席位上設三個名額,控股股東有二個名額,經營團隊有一個名額,并且定期如開董事會;5、A公司每年年報審計,由控股股東聘請會計師事務所。
1、如果公司所有的股東,持股比例都不足50%,那么誰算控股股東呢?
持股比例只有超過50%的,那就算是絕對控股股東,而如果沒有一個股東是超過50%的,那持股最多的那個就是相對控股股東,比如持股某公司,持股最大的是32%,其他的持股都小于30%,那么持股32%的就是相對控股股東。在沒有絕對控股股東的時候,有些股東存在某種關系,成為一致行動人,一致行動人加起來的持股量很有可能超過相對控股股東,而成為公司的實控人,
2、控股股東不參與經營的話,不擔任法人有風險嗎?
產權清晰的公司,不存在股權被侵蝕的風險。在經營管理上講,也不會有風險,一個公司各股東的股權,在公司章程和國家工商登記那兒都是有明確記載的,都具有法律效力,在沒有原控股股東同意的情況下,任何人也無權變更公司章程或者工商登記。因此,控股股東不參與經營,也不擔任法人的情況下,從股權屬性來講是不會有風險,那么,在控股股東不參與經營和不擔任法人,在公司經營上會不會有風險?依和尚接觸的許多企業實際情況來看,也是不存在風險的。
說個和尚監管下的公司實際案例:一家中小型A公司,總資產近億元,員工約150人左右,年營業額約2億元,本是全資國有企業,在2017年改制,被一家私人股權投資基金公司(簡稱甲公司)買了下來,之后甲公司要求A公司原經營管理團隊出資,占A公司40%股份。甲公司100%股權被稀釋到60%,甲公司不參與A公司經營管理,也沒有派人來擔任高管,A公司法人由原經營團隊總經理擔任,并且還兼任了董事長,
可以說,A公司的控股股東甲公司,自收購下來后,全權交由了原經管團隊去經營管理。這個案例與樓主提出的情形是一模一樣的,之所以說沒有風險,是因為在管控上設有以下節點:1、公司章程設置有明確的權責條款,作為約束機制;2、每月A公司必須要向控股股東報送會計報表和經營報告;3、資金支付有專項管理制度,并設有支付額審批權限大?。?、在董事會席位上設三個名額,控股股東有二個名額,經營團隊有一個名額,并且定期如開董事會;5、A公司每年年報審計,由控股股東聘請會計師事務所。
3、一個上市公司沒有實際控制人和控股股東,這說明什么?
這是由很多種原因造成的,常見的有以下幾種:1.原控股股東的被迫減持,這類最常見,也最心酸,多是控股股東有股權質押,遇到這樣的一波熊市直接跌破警戒線而沒錢補充擔保品,只有看著財務公司把股份強平從而導致公司控股股東的股份比例下降,從而喪失控股權2.出現惡意收購者,就是王石口中的“野蠻人”。先通過二級市場直接買到5%,再發公告進一步收購,股份直逼控股股東,再通過股東大會增加董事席位,最后通過董事會來挾持實際控制人,如果公司質量好且股權分散很容易出現這種情況,但結果往往會陷入股權爭斗的危機之中3.控股股東主動拋售,雖然少但也存在過,控股股東通過財務手段挖空上市公司,再通過二級市場減持直至變為二股東,從而自動發生控股權的變化,這種公司基本沒救了,遇到了還是要趁早割肉為好總之如果一家上市公司沒有了實際控制人和控股股東,也就喪失了主心骨,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都是股票出現危機的信號,建議大家回避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謝謝大家點贊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