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市和深市對應著兩個不同的交易所,分別是上交所和深交所。中小板是指中小企業板,是流通盤大約在1億以下的板塊,與A股相區別的B股是人民幣特種股票,同樣是在境內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但投資人只限于外國的或港澳臺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等,交易制度上,現在的主板是有漲跌停限制為10%,而注冊制下的交易規則前5個交易日是沒有漲跌幅的,過了之后是20%的幅度。
1、為什么股市分為滬市和深市?
目前中國只在上海和深圳設立了交易所,很多投資者并不能理解國家為什么要在兩個地方設了交易所,如果設定一個交易所后能夠方便管理,資源的統一整合,能夠大大提高交易所的工作效率,但國家成立兩個交易跟國家戰略存在在一定的關系,和兩地的經濟文化也存在關系,下面我們就來分類討論下這個問題。國家戰略所致在90年時代股市剛成立時期,中國經濟出現了高速的增長,在改革放開的春風下,各行各業都處于發展期,那實體經濟發展下必須要完善的資本市場促進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這時候順應經濟發展的股票市場就孕育而生,為了考慮當時傳統行業是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而深圳作為新興市場的代表,科技行業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生力量,是后期主要支持的產業,但在大量資本積累的傳統性行業又不能放棄,比如我們熟悉的煤炭,鋼鐵,石油等行業,為了區別這兩大行業和發展方向,國家設立了兩個交易所,
上海交易所主要服務于傳統行業,一些大盤藍籌個股在上海交易所上市融資,而深圳交易所主要服務于一些中小企業,一些科技行業個股在深圳交易所上市融資。這樣后期不管后期經濟發展如何,哪些行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都能方便處理,很多投資者讀到這里仍舊存在很大疑惑,下面我就來給大家舉個案例:通過后期經濟發展情況后,我們發現傳統行業好像疲憊無力,反而一些科技行業和服務行業在GDP增長占比逐步加大,這個時候為了企業融資發展,行業政策明顯導向科技和服務行業,這時候可以收緊上交所上市公司,而逐步放開深交所的上市條件,這樣也不至于造成有些企業抱怨,人家能夠上市而我自己公司不能上市,政策原因很簡單,上交所的上市條件苛刻,而深交所的上市條件相對寬松。
通過國家后期在深圳設立的中小板和創業板就能夠明顯解釋國家戰略問題,深圳的創業板上市條件比主板寬松很多,地域區分我們知道深圳從改革放開發展到現在從一個小漁村發展成為一個國際大都市,發展時間較短,行業集中度主要在科技和創新型的行業,而上海在民國時期基于黃浦江水路的發達,發展時間較久,各項產業配套較為完備。
傳統行業大多數萌發于此,所以造成了在發展地位上不一致。由于企業的集中度的較大差別,也為了企業上市的方便,分別在兩地設立交易所,上海交易所服務傳統性的行業,因為大部分企業在此設立總部,這樣企業上市也相對便利,跟交易所的各項工作對接也能夠方便進行。深圳交易所服務于科技創新型行業,因為大部分剛起步發展的公司大部分集中于此,這樣這類企業上市也相對較為方便,跟交易所的各種工作對接也相對方便,
區域地位的凸顯我們都知道目前經濟發展較好主要是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的中心在上市,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在深圳。為了凸顯這兩個區域發展在中國的地位,國家考慮設立了兩個交易所,如果只有上海設立交易所,想必深圳也會有抱怨,我經濟發展實力那么強,為什么不考慮設立交易所在深圳,所以國家為了凸顯兩地在經濟地位水平,分別在設立兩個交易所,這好比國家在設立自由貿易區時候,為了凸顯各地的地位,逐步設立放開來發展經濟。
2、什么是A股、中小板和創業板?
中國上市公司的股票有A股、B股、H股和S股等,A股,是指人民幣普通股,由中國境內公司發行,參與投資者為中國大陸機構或個人。漲跌幅為10%,實行“T 1”的交割制度,與A股相區別的B股是人民幣特種股票,同樣是在境內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但投資人只限于外國的或港澳臺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等,H股是在香港證券市場上市的股票,用港幣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