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適合自己的持續洞察用戶的計劃,包括什么周期執行什么行為。對用戶的了解和洞察應該到什么度呢,五、洞察用戶時常犯錯誤洞察用戶時,容易犯的N個錯誤,如果是商業產品,我們需要知道用戶是如何使用的,如何決定購買的,(4)工單分析工單是指用戶反饋建議、問題的一種方式,工單分析是B端產品的基礎,是了解用戶需求和場景的基本渠道。
1、什么是用戶洞察能力?
很清晰的知道用戶最需要的東西是什么,一個被舉了很多次的栗子:一位用戶餓了,正確的做法不是拿個包子給他,而是引導用戶如何去買包子;洞察事物的本身很重要,不僅需要有多年的從業經驗,同時也需要懂得人性、變通等等。用戶洞察能力是建立在做了許許多多的用戶調查、市場分析慢慢的出來的,不是說什么事不干就能出來,有些人能夠在洗澡的過程中想要一些很好的點子大部分是建立在海量數據報告、用戶調研上的,
2、什么是用戶洞察?哪些用戶心理會影響用戶的消費?
消費洞察就是我們在分析消費者的想法,他們的消費行為和心理動機,能夠對他們的行為造成什么樣的影響?所以這個是市場定位問題。用戶心理非常復雜,大概分為三個類別,趨利、避害和合理化,人們會追求對自己更有利的方式,比如說貪婪、面子,為維護自己的自身的利益,會采取相應的消費行為,另外一個是避害,比如恐懼、懷疑心理對產品和服務提出質疑。
然后來論證它:購買是否合理?是否真的具有價值?在這個決策過程中,會產生的猶豫心理都是因為不相信而造成的,而商家的責任就是在于幫助消費者理解產品,幫助她消除這種恐懼,這就是面臨的挑戰,目的就是促進消費者順利的做出購買決策。第三個是合理化,合理化就是要幫助客戶建立一套認知體系,就是讓他認為經過推理論證,能讓他來覺得,像這樣的購買決策是非常合理的,你的責任就上要幫助建立消費者建立起這樣一套認知系統,有助于實現消費者幫助他進行下購買決策,
3、如何做好“用戶洞察”?
深刻的用戶洞察,是混沌信息中的燈塔,指引我們在開放無邊界的信息中找到適合的方向。文章大綱如下:一、為什么了解用戶作為一個產品經理,需要掌握的技能有很多,而其中最基本and最重要的就是了解你的用戶或客戶,這里的用戶在B端部分場景下也指代客戶,本文均用“用戶”一詞涵蓋。基于對用戶的深刻洞察,才能談價值發現,產品規劃,產品設計,上線運營等,
在對用戶感知弱的情況下,很多公司使用A/B測試來讓用戶選擇。在做小的功能性需求時,或許可以使用A/B測試,即便使用A/B測試,也是在A/B中找到相對解,而這個相對解,不一定是解決用戶場景的最優解。只有對用戶的深刻洞察,才會更大概率,更有效直接地找到“優解”,另外,在涉及到方向性問題的時候,在混沌的信息中,在開放的無邊界的信息中,找到適合的方向,這本身不是A/B測試能搞定的事情,對用戶的深刻洞察是混沌信息中的燈塔。
二、需要了解到什么度我們要知道用戶的問題、痛點、渴望,以及他們的想法,如果是商業產品,我們需要知道用戶是如何使用的,如何決定購買的。那么對用戶的了解和洞察應該到什么度呢?至少在你們公司,你應該是你們公司用戶的專家,即其他人想要了解用戶對某些場景或問題的看法時,如果想到咨詢一個人的話,第一個想到的是你,那么你就是你們公司的用戶專家,
可以不斷的問自己一個問題“自己是否可以稱為用戶專家,是否足夠的洞察用戶”,這需要時間的積累,在實踐中回答這個問題,并不斷的通過實踐給出一個肯定的答案。任何一個產品經理,都應該致力于成為你的產品和行業的無可爭議的專家,并慷慨的分享知識,通過分享加深對用戶的理解,如果能得到一些異意的反饋就更好了,三、怎么衡量了解的度怎么衡量自己對用戶的了解?最簡單直接的方法是假設驗證法,即給定一個場景,給出你對用戶的判斷,然后以實際結果驗證你的判斷。
不斷的實踐來提高對用戶判斷的準確度,當給出任何場景,你對用戶的判斷八九不離十,知道用戶是否存在這個問題?多少用戶存在這個問題?用戶當前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是否值得做?做了之后用戶是否能從原來的習慣中遷移過來?能把前三個問題回答清楚,就很不錯了。回答后面的問題,除了對用戶的洞察,還需要對商業的理解,這個另外一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