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存款利率上漲,大家就覺得存款有好處,能拿錢的都存到銀行,結果呢。一些保守的銀行儲戶,即使存款利率下降,仍然會選擇存款銀行,因為投資是有風險的,不愿意承擔這種風險,如果僅僅是這么一種改變,那倒也不算啥,重要的是通過此次存款利率的調整機制,我國的存款利率自律委員會出手了,將整體銀行利率的上限限制住了,在一定程度上,中長期定期存款利率確實是下調了。
1、一錘定音,銀行為何大幅下調存款利率,不歡迎儲戶存錢了嗎?
當年國家在準備放開利率管制的時候,推動主要銀行建立了一個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目前,中農工建交等15家銀行是核心成員,還有1508家一般成員和481家考察成員,最初,自律機制制定的利率浮動上下限是普通存款上浮20%~30%,大額存單上浮40%~55%。但是由于杠桿效應,期限越長的存款利率浮動的空間就越大,
像三年期整存整取的國家基準利率是2.75%,上浮20%是3.3%,而上浮50%是4.125%。比原先的基準利率增加了137.5個基點,而一年期整存整取基準利率上浮50%的話,也僅僅提高75個基點。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發現三年期的定期存款越來越多,大大增加了銀行的負擔,6月份,國家推動利率定價機制改革,有過去的上浮一定比例,改為加減點。
大型銀行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大額存單可以上浮的最高上限是10個基點、50個基點和60個基點,小型銀行可以上浮20個基點、75個基點和80個基點。以三年期定期大額存單為例,原先的提升上限為4.2625%,現在一般只有3.35%~3.55%,不過,已有的存單還是要繼續履行到結束的。實際上,除了銀行存款利率下降以外,儲蓄式國債的利率也出現了下降,
三年期儲蓄國債利率只有3.4%,五年期是3.57%。比前面兩期下降了40個基點,說實話,現在存銀行的客戶多屬于剛性,對于銀行存款的搬家影響不大。根據工商銀行的2020年年報顯示,2020年公司存款的活期存款高達6.78萬億元,個人存款的活期存款高達4.5萬億元,這兩部分合計占存款總額的一半以上。工商銀行活期存款利率,實際上只有0.38%和0.79%,
2、貨幣超發應該通脹,銀行利率隨之上漲,現在為什么卻下調了呢?
你這個問題呢,其實是說反了貨幣超發,確確實實是通脹,當出現通脹的時候呢,也就是說錢多了,東西還是這么多,那錢就不值錢了唄,這個只是說明貨幣政策和通脹直接的關系。但是呢,通脹以后,銀行的存款利率不是上漲,是應該下跌,你怎么理解呢?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存款利率上漲,大家就覺得存款有好處,能拿錢的都存到銀行,結果呢?在一定程度上就會抑制消費。
可是呢,國家現在是想刺激消費,怎么樣?刺激消費就是讓你這個錢放到銀行里,沒有什么利息,你就只好把這錢拿出來去消費,現在不說所謂的負利率嘛,我們國家還沒有實行在西方,有些國家就實行了負利率,也就是說你錢放到銀行里,你還得給銀行錢,那你基本上不愿意把錢存到銀行里了,所以降利率或者是負利率,都是讓你把錢不要放到銀行里,
大家把錢拿出來消費,刺激消費才帶動整個社會生產循環起來,經濟呢,也就發展起來。你要理解這個經濟現象,要從根本上來理解,不能從簡單的到課書上去想問題,通貨膨脹和貨幣超發是有直接聯系的,而利率下降是為了促進消費,促進經濟發展,這是國家的一個貨幣政策,他們的關系是為了促進經濟發展,所以采取了降低利率的方式,這和國家多發錢,放水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都是為了刺激消費,刺激經濟的發展,當前都涌向社會商業活動中,也就刺激了消費,當然同時也帶來了通貨膨脹,
3、央行出手,銀行存款利息再度下調,這是在勸退人們去銀行存錢嗎?
此次的央行發布通知,改變了存款利率的調整機制模式,由過去基準利率上浮比例的方法變成了”基準利率 基點“的模式。其實如果僅僅是這么一種改變,那倒也不算啥,重要的是通過此次存款利率的調整機制,我國的存款利率自律委員會出手了,將整體銀行利率的上限限制住了,在一定程度上,中長期定期存款利率確實是下調了,之前可能很少人知道,我國存款領域還有著利率自律組織,此次給與所以銀行進行約定,四大國有行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大額存單基點上限最多可以分別上浮10bp、50bp、60bp,國有四大行除外的其他各類銀行基點上限,最多可以分別上浮20bp、75bp、80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