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牌”中的“牌”指的是“牌子”,比如說我們經常再看體育項目的時候,禮儀小姐們手中舉的牌子,那就叫做“舉牌”,其作用就是信息公示。比如之前鬧了兩年多的“寶萬之爭”、“寶能舉牌南玻A”,就是一種典型的謀求公司管理權的“舉牌”行為,這種情況的舉牌同樣會導致股價的大漲,而且這種大漲通常是短期內的暴漲甚至是連續的漲停,因為這就相當于好好的一潭清水被攪混了,各路資金都企圖渾水摸魚,使得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1、金融市場中“舉牌”是什么意思?
“舉牌”中的“牌”指的是“牌子”,比如說我們經常再看體育項目的時候,禮儀小姐們手中舉的牌子,那就叫做“舉牌”,其作用就是信息公示。同樣的,金融市場的“舉牌”說白了也是信息公示的作用,在《證券法》中明文規定,投資者持有一家上市公司以發行股份的5%時,應在該事實發生之日起3日內,向證監會、證交所做出書面報告,通知該上市公司并予以公告,并且履行有關法律規定的義務,
很明顯,這就是一種土豪買多了上市公司的股票,然后對上市公司和其他投資者通知一聲,就是信息的公示,所以業內通常稱之為“舉牌”。而“舉牌”這種行為之所以引起市場的廣泛關注,主要還是因為其背后的利益鏈條,一般,舉牌方有以下幾種目的:1、財務投資這里說的是純粹的財務投資,也就是我拿大量的資金買了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是看中了這家上市公司未來的發展,純粹的價值投資,瞅中的是最終股價的上漲和期間的分紅所得。
這種目的的“舉牌”引起市場資金的關注,主要是因為險資或是機構他們能夠得到更多的市場信息,并進行更加專業靠譜的分析,這種分析的結果通常是盈利可能性較高,這種情況下,自然會引起大量的追隨者,從而進一步拉升股價,比如安邦對民生銀行、萬科等等的舉牌,就是一種不謀求管理權的純粹財務投資。2、謀求管理權或話語權首先這種需要進行連續舉牌,直到成為該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或是第一大股東或是控股股東,能夠保證舉牌方在接下來的董事會中占有好幾席之地,掌握公司管理的話語權,使之成為舉牌方旗下的一家子公司,
比如之前鬧了兩年多的“寶萬之爭”、“寶能舉牌南玻A”,就是一種典型的謀求公司管理權的“舉牌”行為。當然還有一種是舉牌方不惡意在二級市場收購,只是為了尋求一定的話語權,而不謀求全部的管理權,這種通常是為了完整舉牌方的產業鏈條,增強公司發展過程中的協同作用,比如說現在騰訊對多家公司的投資,阿里對蘇寧、三江購物等上市公司的投資,這就是一種戰略投資,基本上是一種雙贏的局面。
這種情況的舉牌同樣會導致股價的大漲,而且這種大漲通常是短期內的暴漲甚至是連續的漲停,因為這就相當于好好的一潭清水被攪混了,各路資金都企圖渾水摸魚,使得自己的利益最大化,3、借殼上市這種情況事實上并不多,因為在A股市場,好多的“舉牌”更接近于第二種謀求管理權,而不是單純的財務投資,這種情況下,“舉牌”顯然就帶有一定的貶義性質和攻擊性,對于任何一家上市公司而言都不是一種友好的信號。
所以,一般的借殼都是私下股權置換的比較多,或者直接進行資產注入,通過舉牌借殼的也有,比如說中科創舉牌禾盛新材,這種情況下,一般也會激發市場的炒作熱情,因為一家殼資源在被“借殼”之后變成了一家資產狀況良好,經營情況向好,業績穩定增長的企業,自然會受到資金的追捧。綜上就是常見的一些舉牌的目的,總而言之,市場資金對于“舉牌”的信息總是敏感的,基本上隨著而來的大漲都是大概率的,投資者在平常的操作中可以適當多關注一下這一方面,
2、年內逾30公司被舉牌,產業資本相中誰?
沒有誰相中,這是整頓整治,國家有明文規定,對資產配置要重點利用,不過在防范上還是要下功夫,尤其是國外資本和股東,防止中國的錢流向國外,反之,掙國外的錢給中國的的則不變。比如國家實體企業從不整頓,反而鼓勵,保護,如華為,格力,玻璃大王等等,而這些國內企業也是遭國外聯合整治,一句話,有愛國情懷的企業才是真正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