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得來撤縣劃區需要從全局考慮,撤縣設區的目的是促進當地經濟文化全面發展,使百姓生活得更幸福。撤縣設區是指通過行政手段把該市所轄的縣(或者縣級市)調整為該市市轄區,撤縣設區不是簡簡單單的把名字一改,稱呼一換就能夠實現的,肯定要跟當地經濟發展狀況有關,也就是經濟條件達不到的時候,是不能這樣規劃調整的。
1、長沙縣那么發達,為何不撤縣設區,或者撤縣設市?
長沙縣行政建制的變動,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長沙縣面積1756平方公里,人口105萬,2018年GDP預計1580億,2018年,長沙縣域經濟在全國百強縣第五位,不僅是三湘第一縣,更是中西部第一縣。1、最新官方表態長沙縣方面最新的答復,2019年1月24日,長沙縣政府答復市民的咨詢,為了穩定人心,答復一貫的官方語言,到底如何改,進展到哪一步,為什么進展緩慢,都沒有給出答復。
2、分析一下各級政府的意圖國家層面其實是鼓勵做大中心城市的,望城撤縣改區,寧鄉撤縣建市都獲得批復,濟南市甚至直接合并地級萊蕪市,湖南省層面其實阻力也不大,全省一盤棋,城市首位度要提升,長沙撤縣改區也是應該的,唯一的后果就是放棄了全國百強縣的湖南標桿。長沙市層面的態度是不太明朗的,一方面很想撤縣改區,另一方面又不想丟掉一塊金字招牌,其實改不改區,GDP、城市規劃建設等等其實都已經與主城區融合在做,只是財稅,教育等系統尚未合并,
根據2017年2月27日長沙市民政局的答復,寧鄉市撤縣改市的工作還沒有完成,因此長沙縣撤縣改區的工作無法開展,現在問題都解決了,相信民政局層面已經在推動相關工作。長沙縣層面與長沙市層面類似,沒有改區就已經獲得城建相關支持,如果改區,金字招牌沒有了不說,財稅等自主權都被剝奪了,估計長沙縣撤縣改市的意愿更強烈,
3、最大的問題在于行政區劃調整的具體方案先看長望瀏寧其他地區的調整方案。望城區,人口64萬,2018年GDP約為718億,2011年順利地撤縣改區,原則是“一改三不改”,即職能、體制和區劃不改,實行“城鄉一體”的管理體制,享有縣級管理權限,如果按照望城方案,長沙縣撤縣改區的意義就不大,市縣兩級政府積極性不高。
寧鄉市,人口129萬,2018年GDP達到1334億,2017年撤縣建市,為省直轄,由長沙市托管,如果按照寧鄉方案,縣里更積極,市里不積極。瀏陽市,人口133萬,2018年GDP預計1501億,沒有參考意義,下一步可能會與寧鄉一起試點省直轄,老左猜測,長沙市在醞釀更為大膽的方案,將星沙(長沙縣城區)直接全面融入長沙,跟開福區、芙蓉區等真正的市轄區,而不是望城區的半拉子區。
2、“撤縣設區”需要具備什么條件?
撤縣設區是有條件的,而且有嚴格的程序,必須經省、市政府同意,最后經過民政部和國務院同意,經實地考察方能批準,總得來說,撤縣劃區需要從全局考慮,撤縣設區的目的是促進當地經濟文化全面發展,使百姓生活得更幸福。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撤縣劃區的條件有以下幾點首先是經濟因素,只有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當地商業比較發達,人民的生活水平較高其次是人口因素,人口是生產的第一要素,有了人經濟生產才能得以進行,反過來經濟發展使得百姓富有,進而會吸引來更多的人口,
3、濱州市為什么在沾化設區,而不在博興、惠民、陽信設區?
沾化撤縣設區,這是濱州市的重大決策和重要喜訊,這是市領導和專家們深思熟慮和研究論證的重大成果,從國家層面上批復后,濱州市就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沿海城市,從此濱州市就成了發展環渤海城市和黃河三角洲開發的中心區域,為濱洲享受政策紅利和后續騰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只所以將沾化撒縣設區而非無棣,陽信,惠民,是因為沾化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沾化地域廣闊,南臨市區,北臨渤海,為拓展市區和沾化的發展具有獨特的優勢,包括沾化灘涂在內的廣大區域里,未利用土地豐富,這對城區擴展和工業企業落戶建設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條件,這是其他縣市所不具備的條件優勢,沾化還是濱州市唯一擁有飛機場的地區,且區域內有享譽全國的冬棗旅游高標準示范園,沾化通往市區的交通發達,區域內交通網化布局合理,不僅有高速公路,有鐵路,而且京滬二線也穿越其中,發達的交通必將為將來的快速發展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