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災在玉樹抗震救災中,由中國電信運營的衛星通信發揮了重要作用,形成了衛星網絡與移動通信網、固網、互聯網相互補充和支撐的立體保障格局。其主要用在國際通信,國內通信,軍事通信,移動通信和廣播電視等領域,衛星通信的主要缺點是通信具有一定的延遲,比如打衛星電話時,不能立即聽到對方回話,主要原因是衛星通信的傳輸距離較長,無線電波在空中傳輸是有一定延遲的。
1、衛星通訊有什么用途?衛星通訊日常用在什么地方?
衛星通信是指利用人造地球衛星作為中繼站來轉發無線電信號,從而實現在多個地面站之間進行通信的一種技術,它是地面微波通信的繼承和發展。衛星通信系統通常由二部分組成,分別是衛星端、地面端,衛星端在空中,主要用于將地面站發送的信號放大再轉發給其它地面站。地面站主要用于對衛星的控制、跟蹤以及實現地面通信系統接入衛星通信系統,
衛星通信的的特點是:覆蓋范圍廣,工作頻帶寬,通信質量好,不受地理條件限制,成本與通信距離無關等。其主要用在國際通信,國內通信,軍事通信,移動通信和廣播電視等領域,衛星通信的主要缺點是通信具有一定的延遲,比如打衛星電話時,不能立即聽到對方回話,主要原因是衛星通信的傳輸距離較長,無線電波在空中傳輸是有一定延遲的,
衛星移動通信憑借其覆蓋范圍廣、不受地理條件影響等優勢,與地面通信系統形成互補,廣泛應用于地面通信系統不易覆蓋或建設成本過高的領域。漁政目前我國海洋漁業大馬力漁船超過30萬艘,中小馬力漁船超過100萬艘,現有各種通信手段(手機、超短波、短波、北斗短信)都存在各種弊端,無法滿足漁船和漁政指揮的需要,尤其是對通話需求極高,
衛星移動通信系統可以彌補這個業務空缺。水利防汛據統計,我國擁有40000個沒有通信手段的水庫,按2300個縣計算,縣一級防汛指揮部門配備1~2部衛星移動通信系統手持終端,七大流域管理系統每流域配備20部手持終端,共需要約7萬部衛星移動通信話音終端以及幾十萬水文自動監測數據終端。村村通在我國西部的很多地區,地理條件和自然環境很惡劣,地面通信已經無能為力,
通過衛星方式解決特別偏遠地區村通工作具有投資較少、安裝簡單靈活的特點。適合固定通信、移動通信難以覆蓋的偏遠區域,具有較好的社會效益,救災在玉樹抗震救災中,由中國電信運營的衛星通信發揮了重要作用,形成了衛星網絡與移動通信網、固網、互聯網相互補充和支撐的立體保障格局。國內部分專家呼吁,我國幅員遼闊,地質復雜,各種災害及突發事件頻發,建設衛星應急通信系統顯得尤其重要和迫切,
勘探科考以石油勘探為例,石油隊伍所在的探區多為沙漠和戈壁灘,地理位置偏僻,公共電信網絡無法顧及。以往各油田野外作業隊主要采用短波電臺,已經遠遠滿足不了石油勘探開發的發展需要,衛星通信具有不受地理環境條件的影響,覆蓋面廣的特點,能夠滿足石油勘探的通信需求,光纜備份2006年年末臺灣地震破壞海底通信電纜,造成了大規模的通信故障,影響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