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自己家庭需要什么保險,也是模糊的。說一個殘酷的事實,95%的家庭保險都買錯了,他們以為買到的是保險,其實只是儲蓄,前面說了,絕大多數家庭,對保險的認知程度是遠遠不夠的,在職的保險從業人員接近800W人,監管的手是沒辦法伸向每一個人的錢包的。
1、在你的觀念里保險是什么?你怎么看待保險?
謝謝邀請!保險很簡單,就是一個想法或者觀念!沒有它,生活照樣生活,繼續有吃有喝!同時他也不會阻止風險疾病災難等的發生!它的真正作用是因為風險的發生降低經濟上的損失,給予補償!有的家庭可能因為一場災難,一場疾病導致家庭一貧如洗,生活受到巨大影響!有保險,可以讓人安心!充足的保障,不必擔心后顧之憂!有保險,也是一種責任,對家庭和自己的責任!所以,每個人都應該有風險意識,有保險觀念!目的是讓我們未來生活得更幸福!我是中國人壽一名資深組經理!關注共同學習成長!。
2、你覺得保險是一個怎樣的行業?你的個人體會和感覺是怎樣的?
作為在全網擁有50多W粉絲的保險行業從業者,公子這篇干貨,濃縮了我接近10年對保險行業的認知和理解:通過對行業的解讀,讓你在半小時內get到在中國買保險的核心技巧,看完就能超過95%從業者對保險行業的認知,看完就能實操,看完你也可以教人買保險!話不多說,先上干貨框架鎮樓:正文開始:文章一開始,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大陸的保險行業現狀,
怎么?現在“賣保險”的路子都這么野了嗎?開始從保險行業現狀扯?我去買海鮮,還得清楚這海鮮從哪捕撈的,產地水質怎么樣,它爹它媽是誰不成?這您這可說對了,保險行業不同其他產業,它本身就是一灘大渾水,如果不想為它付智商稅,還真得了解清楚保險行業現狀。關于如何買保險,就藏在保險行業的現狀里:下面這三個保險行業現狀,將是我們買保險的邏輯起點,我敢說,搞清楚了這些,就能解決掉80%的保險難題:現狀一:保險公司都是受到嚴格的金融監管,
中國大陸的保險公司都是一等一的安全,這背后完全得益于大陸采用的“償二代”保險監管體系。這套體系真不是吹,它的嚴格和先進程度在世界上來說都是數一數二的,除了歐洲的solvencyII架構能和我們比肩以外,采用RBC監管架構的美國,以及與美國類似架構的香港、新加坡等地已經落后我們好幾代了。這套“償二代”核心在于對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的監管,目的是堅決杜絕保險公司“賠不起”的情況,
按照償二代的要求,目前大陸的保險公司的安全級別可以做到在99.5%的概率下無論發生任何事情都賠不跨,這相當于即便出現了兩百年一遇的大災難,保險公司也保障賠得起。而像是汶川地震,也只算是30年一遇的災難,保險公司能這么安全,主要得益于“償二代”體系三支柱管理框架的設計:第一個支柱是定量資本要求。也就是具體規定保險公司在成立和運營過程中各種資產數據必須達到的標準,如果達不到,就可能被強行接管,
銀保監會對償付能力做了兩檔規定:第一檔償付能力比率不能低于150%,如果低于這一檔保監會就會開始特別關注這家保險公式,時不時提醒、問詢、“關切”一下。第二檔償付能力比率不能低于100%,如果低于這一檔保監會就會動用各種權利讓保險公司賣核心資產、暫停接單、不準開分公司等,直到比率重新回到100%以上。第二支柱是定性監管要求,就是對第一支柱沒法量化監管的領域(如操作風險、戰略風險、聲譽風險和流動性風險)進行具體規定、并評估打分,然后根據評估結果進行監管干預,
我們常在銀保監會官網查到的保險公司服務評級排名就是這種監督的一個縮影:第三支柱是引入市場約束機制。主要是通過強制保險公司在其官網披露一些重要信息,保證信息公開透明,讓監管之外的市場力量可以參與進來進行監督,用市場的力量倒逼保險公司提高安全和服務水平,這三大監管“殺手锏”組合起來,織成了一張鐵網,保證每一份保單都能賠,賠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