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通過有計劃的大規模社會主義建設,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發展潛力最大的國家之一經濟,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在這樣的大環境和大背景下,中國經濟很難進入強勢復蘇狀態,國內外經濟大環境、大背景的深刻變化,從經濟的長期增長趨勢來看,隨著經濟在我國總量的不斷增加,其潛在增長率會逐漸降低。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通過有計劃的大規模社會主義建設,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發展潛力最大的國家之一經濟,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按照預定計劃,到2010年,我國將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到2020年,建立相對成熟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從1953年到2010年,我國先后完成了十一個“五年計劃”,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為國家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自1979年以來,改革開放政策使中國經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長。進入21世紀后,中國經濟繼續保持穩定高速增長。
國內外經濟大環境、大背景的深刻變化。國際上,世界經濟從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前的高速發展期進入深度轉型調整期。經濟走勢復雜,充滿不確定性。危機影響仍在發酵,國際市場需求依然低迷。國內方面,中國經濟正從高速增長期走向潛在增長率下移的過渡期。在這樣的大環境和大背景下,中國經濟很難進入強勢復蘇狀態。其次,宏觀調控政策不放松。從經濟的長期增長趨勢來看,隨著經濟在我國總量的不斷增加,其潛在增長率會逐漸降低。2013年一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7.7%,低于市場預期。自2012年二季度以來,我國GDP已連續四個季度低于8%,表明我國GDP 經濟正由高速增長進入中高速增長期。這與發達國家和拉美國家從工業化向城市化轉型過程中潛在增長率的下降是一致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