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看好聯想能做好摩托這個品牌,原因無它,因為聯想現在的處境并不適合玩手機。春江水暖鴨先知,大廠都開始裁員了,聯想雖然處于科技行業,但本質上是一個銷售貿易型公司,但我前文也提到過了,聯想的基因就是控制成本,對于這樣一個規模的企業來區區兩億美元又頂什么用。
1、疫情期間一些公司裁員那么多,什么時候才能恢復以前的就業?被裁員怎么辦?
什么時候才能恢復以前的就業?只有天知道!還是做好多種準備吧,上天的心思,誰也猜不透。被裁員怎么辦?建議如下:一、向用工單位索取經濟補償金,每一年工齡算一個月工資,最多算十二年,二、向當地人社局申請失業救助金,前提是單位買了社保的,若沒買,就向單位索賠。三、申請就業援助,積極再就業,閑不得,坐吃山空的話,終有一天揭不開鍋。
2、從互聯網行業大裁員現象,我們看到了什么?
春江水暖鴨先知,大廠都開始裁員了,說明已經有人感知到巨大的危機,這是普通民眾還不能感受到的危機。這種危機傳遞到普通民眾短則半年到一年,長則兩三年,也就是說,日子一天比一天難過。作為布局者來說,他們只能早做準備,如果現在不做好準備,未來可能有傾覆的危險,所以現在作為普通民眾,手里也房貸也好,有這貸,那貸也好。
3、摩托羅拉大規模裁員,如何評價聯想收購摩托羅拉這筆交易?
從今天來看,這筆收購顯然是失敗的,未來也必定是失敗的,其實當時我也認為,這筆收購是失敗的。而我也不看好聯想能做好摩托這個品牌,原因無它,因為聯想現在的處境并不適合玩手機,為什么這么說呢?手機這個行業,實際上是一個重資產的行業,需要的投入非常巨大,不管是設計、芯片、基帶還有品牌,都需要巨大的資金和人力的投入,而聯想的問題在哪?聯想的問題在于,它沒錢!聯想雖然處于科技行業,但本質上是一個銷售貿易型公司。
銷售貿易型公司成敗的關鍵在于成本控制,成本控制越好,進銷差價越大,整個企業的運營就會越健康,但成本控制是有極限的,并不是可以無限削減成本的,而聯想隨著規模越來越大,企業已經極度臃腫,管理成本不僅享受不到規模化的優勢,反而越來越高。對于聯想這樣一個以成本控制為中心的企業,售價由于受到競爭對手的牽制,不能無限制提高,而成本又急劇增加,利潤率越來越低,這會使得企業的運營越來越困難,
這些年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最高一年的利潤也不到兩億美元。對于這樣一個規模的企業來說,區區兩億美元又頂什么用?通常來說,如果遇到成本控制的瓶頸,有兩種解決辦法,一是另辟蹊徑,比如華為那樣,加大研發投入,利用技術和專利獲取超額利潤;或者是一條道走到黑,巖石縫里摳油,榨取一切可能的成本空間,這樣會在一定時間里有效,但長久會發現越來越不頂用,
當然,在自身調整空間有限的情況下,并購也是一種有效的手段,并購的目標通常都是補齊自己的短板,或者是補齊渠道的不足,或者是獲取技術,或者橫向,或者縱向。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一定是補齊自己的不足,而不是背上另一個包袱,但我前文也提到過了,聯想的基因就是控制成本。即使在并購的時候,它還是秉承這種企業理念,所以它在收購ThinkPad和摩托羅拉手機相關業務的時候,不可救藥的成本控制理念還是主導了它的收購!這也是為什么我斷言聯想并購摩托羅拉的手機業務必然會失敗的關鍵原因,
聯想收購摩托羅拉只花了區區29億美元,要知道摩托羅拉曾經是千億美元市值的巨型企業,曾經是手機行業的鼻祖,幾十年來在通訊和手機行業積累的專利數以萬計。可最終聯想買了什么?收購內容中僅包括2000項專利技術和摩托羅拉員工,以及與世界50多個運營商的合作關系;除此之外,聯想還被授權使用谷歌保有的其他手機專利,
當時我就服氣了。聯想只買了2000項專利!那意味著剩下的數萬項專利還留在谷歌的手中,什么叫短視?這就叫短視,事實上,谷歌本質上是一個互聯網 媒體 軟件公司,摩托羅拉那么多的手機專利對于谷歌來說,意義并不大,如果聯想真想買的話,我估計谷歌肯定會賣的,那原因就只有一個,即聯想因為那無可救藥的成本控制理念,討價還價,放棄了剩余的數萬項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