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邀請,為何珠三角的農民工越來越少。一個原因就是很多農民工都選擇了回到家鄉,告別了背井離鄉的生活,這真是一舉兩得,其實農民工數量減少也是非常正常的現象,現在,珠三角的農民工較以前而言,確實就少了一些,很多農民工為了養家糊口,奔著高薪資去了北上廣深;一些年輕人則是想要追求更好的發展前途,修完學業,毅然決然留在了大城市。
1、農民工去哪兒了?
農民工的數量出現下降,這并不是一個讓人意外的事情。一說農民工,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辛苦和勞累,他們離開妻兒老小,背井離鄉,來到繁華的都市,為都市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獻出了自己的年華和力量,他們所從事的勞動,都是城里人不愿意干的工作,但是他們的辛苦勞動換來了城市的發展,他們一直處于城市的邊緣,沒有城市會接納他們,
他們的工資也不會太高,辛苦一年到頭還怕拿不到全部工資,如果能拿到工資,他們會第一時間把錢郵回家去。農民工通常都是中年人,因為他們家里有年邁的父母,還有妻兒需要金錢來生活,這對于一個中年人來說就好比一座座大山,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現在,一個主要的原因是我國的老齡化社會的形成,導致缺乏年輕的壯勞力。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很多農民工都選擇了回到家鄉,告別了背井離鄉的生活,這真是一舉兩得,其實農民工數量減少也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2、現在的農民工為什么都不愿去“廣東”打工了?
廣東是我國開改革開放的前沿,在改革開放初期,招商引資力度大,安家落戶入駐的企業多,用工量大,在當時工資薪水也比較高,曾經吸引著全國各地的打工族從四面八方涌的了廣東,可近幾年來,廣東多次出現了用工荒,許多企業招不到工人,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一現象呢?下面我們來共同分析一下。首先是改革開放遍及全國,各地政府廣開思路,想方設法招商引資,全國各地都有企業落戶,許多打工者選擇了就近就業,就近就業打工族節省了往返成本和時間,離家近就是農工最好的選擇,
其次是中國人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適齡出門打工人員在減,過去打工的60后,現在出門基本上已經再無用人單位選用他們了。而90后,00后,對工作環境薪資要求又比較高,和用人企業很難達成協議,適齡人口的減少,是產生用工荒的重要原因之一。再是用人單位為了節省成本,從市區搬到了比較偏遠的地方,員工交通、房租等生活成本的增加,讓許多農民工有了顧慮,
3、感覺好像現在農村人種田的少了,農民都干什么去了?
感謝邀請!我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身為農村人臉朝黃土背朝天,靠天吃飯,風調雨順豐收年,如遇干旱天氣,水災害,我們農民的收成除去一切本錢,所剩無幾,之所以年青人寧愿去外面闖蕩江湖,也是身不由己,留下家中老小去打拼。為了養家糊口,除去開支寄點回家中,而在家的老人體力有限,所以有些田地棄荒,這就是農村人們的現實生活!。
4、為什么現在大家都不去廣東打工了?
春節剛過,正是廣東制造企業用工高峰,很多企業也是這個時候最頭痛的時候:春節假期比較長,基本上在臘月小年的時候,很多工廠就放假了,以前為了留住工人,工廠都會扣押一個月工資(或是一部分獎金),可隨著勞動法的約束和大家法治意識的增強,很多工廠都不會這么做了,所以很多務工人的時間意識上就比較松散,他們會選擇正月十五之后或是春運結束,再來確定確定今年的目標。
這幾天,我也到過幾個朋友的工廠,進廠門就可以看到幾個朋友的工廠都有派專門的招聘人員,現場招聘,雖然看到時不時有過來見工的,可大部分都是過來咨詢的,現場成交的很少。和朋友聊天得知,工廠大部分工人都是正月十八才陸陸續續的來,還有一部分工人打電話聯系說還在老家,他們到底來不來的態度也是模棱兩可,在廣東中山一帶,主要以電器制造為主,對工人的實際操作以熟手為最好,所以工廠也是盡量挽留以前的工人。
這幾年經濟也不是很好,特別是廣東的一些中小制造企業,前兩年的環保大整頓,逼著企業,特別是配件供應企業,加大節能減排和污染整治方面的投入,企業成本增加不少,再加上家電企業低價沖市場的簡單營銷,各種成本增加,銷售價格始終漲不上去,致使利潤越來越低,日子越來越難過了,在中山很多家電制造企業與配件商之間的結算方式,以三個月支票為主,有的還更久,這樣成品廠的壓力就相當大的部分給了配件商,而配件商這邊的顧慮也多:正常的工廠,即時年前的貨款也要等到過年后兩個月才能接到;還有一部分工廠,在他們的心里也是沒有底的(這幾年跑路的工廠不計其數),所以在過年前很早就放假了(配件廠在臘月十五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