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屬國企也是比照正處級的,董事長和總經理都是正處級干部,副總也是副處級,都是市管干部。一般市屬國企,如果是發達城市的則屬于一級和二級、三級國企,而如果是欠發達城市,或者說西部地區,很可能就屬于四級,五級,六級,七級國企,我國實行的是黨領導下的工作負責制,國企雖然是企業仍然承擔著大量政府托管職責,因此出于管理和穩定需要,我國仍將國企納入體制管理范疇,所有國企一般都比照行政機關設置級別,實行分級管理。
1、北京市屬國企老總是什么級別?
國企改革去行政化后,國企領導作為企業人員嚴格意義來說已經沒有行政級別。不過我國實行的是黨領導下的工作負責制,國企雖然是企業仍然承擔著大量政府托管職責,因此出于管理和穩定需要,我國仍將國企納入體制管理范疇,所有國企一般都比照行政機關設置級別,實行分級管理,中層及以下干部由國企黨組任免管理,報屬地國資委備案;領導班子成員由屬地組織部門負責管理,政府下文任命。
以北京為例,市政府直屬企業的架構一般是正廳級,以此類推,市屬國企董事長和總經理為正廳級,副職則為副廳級,由北京市委組織部管理,考察推薦形成擬任用名單,經市委常委研究同意后,黨內職務由組織部下文任命,行政職務一般需過市政府常務會,最后由市政府下文任命;中層正職比照正處級,副職比照副處級,由北京市國資委會同企業人事部門考察推薦,最后由企業黨組研究后任命,報國資委備案;中層以下干部由企業黨組直接下文任命,報國資委備案。
北京市和其他地方一樣,國企分很多類,有平臺公司,有實體企業,也有工業企業等,平臺公司一般有經投、城投、國投、文投等,無一例外都是正廳級,主要負責運營政府資產,并以此包裝資產為政府融資貸款。實體企業主要指各類行業運營企業,像北京地鐵、北京交控、北京自來水、北京農商行、北京首創、北京建筑設計公司等,都屬于這類企業;工業企業顧名思義就是生產類企業,比如首鋼集團,就是典型的工業企業,
2、國企高層屬于什么級別?為什么有些國企領導可以直接調任公務員?
看你說的高層有多高了。這么說吧,央企,就是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管理的國有企業,其一把手的行政級別大多是副部級,少數是正部級,也就是說,許多央企的一、二把手和管理他們企業的國務院國資委的領導是平級。黨管干部,知道吧?央企和國企(地方政府國資委管理的國有企業)的這些領導(也就是黨管的干部)都是由黨的組織部門考察和任命的,黨把他們安排到那里,他們就去哪里工作,
3、去市屬國企工作好嗎?
國有企業屬于國資委管,而國有企業有正部級、副部級、正廳副廳、正處副處、正科副科幾個級別。市屬國企一般屬于正處副處,正科副科級別,而省屬國企則處于正庭副廳級別,央企在屬于正部級和副部級級別,所以看清楚了這個級別分類和級別高低,就能知道相應的好壞了。一般市屬國企,如果是發達城市的則屬于一級和二級、三級國企,而如果是欠發達城市,或者說西部地區,很可能就屬于四級,五級,六級,七級國企,
四等國企:北京市屬大型國企及其他一些政府部級所有大、中型國有企業。京儀、京東方、普天、首都機場這些國企業還是很不錯的,可能某些方面不比上述的二等和三等差。但是相對來說,應屆生剛進入這些企業的待遇可能相對差一點,五等國企:中小型國企。什么首信、北京鍋爐廠、北京卷煙廠、北京儀表廠、北京熱能裝備總公司這些企業雖然在個人發展和收入上不能與前面一些相比,但是,也差不到哪里去,
我認識一個在北京鍋爐廠的,一個月稅后平均3500,天天上班大多數時間喝茶看報。誰叫這些企業都在北京呢,天子腳下,六等國企:東部一般國有企業。這些地方的國有企業,大多數應屆生去了都很痛苦…(不包括上述前五等企業的相關企業,比如什么蘭州石化等,七等國企:中西部一般國有企業。這個地方的國有企業,基本上管理落后、待遇不好,
(同樣不包括上述前五等企業的相關企業)。網上說自己待遇差沒事干然后罵國企的人基本上來出自中西部,按照現在的企業發展情況來看,市屬國企如果是光顧本市的重點經濟和發展建設的國企,同時也符合經濟發展和創新是發展的結構理念,那么,效益也必然好,年薪十到20萬,是非常正常,而且各種福利和待遇都是第一等,而如果是六七等的國有企業,管理較差,也是本市經濟發展中的一些落后產業合不符合現今經濟發展理念的產業和產能,這樣的企業效益就非常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