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英國不得不制定相關法律,要求德國產品必須打上德國制造(MadeinGermany)以區別德國制造的產品。正是長期以來德國制造養成的服務思維,使得德國制造給人以一種超級放心之感,可見,只需要30多年的努力,德國就在科技研發和產品品質上改變了德國制造的品牌形象,使得德國制造成為世界制造業的巔峰。
1、日本制造和德國制造相比,哪個更好?
日本和德國在制造業領域各有各的優勢,個人認為日本總體制造業在總量以及涉及工業種類方面領先于德國,比德國強。而德國在高端制造業方面比日本領先一些優勢,具體來說日德有以下幾個各有的優勢(包括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技術領域和產品)日本:汽車產業技術(這個日本與德國差不多),機床技術(日本無論是品牌還是技術都位居第一),機器人(日本在工業機器人方面從產量來說位居世界第一,技術方面來說也是世界領先),數碼相機(全球僅日本具備全部技術,清一色的日本品牌相機),碳纖維技術(日本還是全球第一),半導體材料(日本半導體材料市場分額占據全球半壁江山,雖然局部美國德國領先),機械機電設備(日本產品技術還是質量都是全球領先),高鐵技術(這個其實日本依然領先于中國),圖像傳感器(索尼圖像傳感器占據市場分額第一)。
目前來看日本這幾個領域的優勢最大德國:汽車及汽車零部件技術(奔馳寶馬奧迪大眾保時捷歐寶等一大堆高端汽車,另外,博世是全球第一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光學光電子產業(蔡司,徠卡等德企在光電子元件,測量系統,精密儀器領域領先),醫療設備(西門子為全球最大的三大醫療設備公司之一,在CT,B超,核磁共振機,醫療成像系統等都是全球最先進的),傳感器技術(西克,倍加福,倍福,巴魯夫,易福門電子等領先的傳感器企業),工業電子設備(西門子的PLC,工控電腦,人機界面,電子控制板,射頻識別系統以及赫斯曼的工業交換機,工業路由器都是全球最先進,市場分額最高的企業),化學工業(巴斯夫為全球第一大化學企業,幾乎包含所有化學材料,包括電子化學品),MEMS微傳感器芯片技術(博世的MEMS無論是技術還是市場分額都是全球第一),工業汽車半導體(英飛凌位居領先地位),工業軟件技術(詳情了解一下西門子和SAP),自動駕駛等汽車前沿技術德國也位居全球領先的水平,
2、德國制造為什么質量特別好?
作為全球的工業品制造基地,我們的產品一直以價格低廉著稱。但要說到產品品質,那還得數人家日本和德國,不信你看看當下銷量和口碑最好的汽車品牌,無一例外來自這兩個國家。尤其是德國,賓利、奧迪、保時捷、奔馳、寶馬、勞斯萊斯、邁巴赫這些世界名車,全是他們的杰作,按說英國在搞工業革命時,德國還只是個農業國家,可為何德國僅用了短短幾十年,工業指數就全面超越英國,始終保持著工業強國地位,產品質量也一直雄冠全球呢?(普法戰爭)一、靠仿制和低價起家的工業化。
其實德國在1871年普法戰爭后,也是從仿制和低價策略開始他們工業化的,不過不同的是,德國人對于產品的仿制,走的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改進和再創新之路。比如鐵路是英國人發明的,但是在德國才真正發揚光大,任何熟悉戰爭史的人,都知道德國內線鐵路的強大。德國進入工業化后所仿制的產品,源源不斷流入它的發明地英法等國,
為此英國還在1887年修改商標法,要求德國的出口商品必須注明“德國制造”,而“MadeinGermany”在當時,實際上是一個象征低劣的侮辱性符號。1890年后,德國科學家跑到美國,發現懂技術的學者大多在辦企業,而不是像德國那樣坐在辦公室搞脫節式的研究,于是也提出“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工業化方針,大力促進應用科學發展。
憑借基礎科學的雄厚根基,德國很快將世界一流的理論科學和工業生產結合在一起,領導了“內燃機和電氣化革命”,使得德國工業飛躍發展,此后,德國從機械、化工、電器、光學等高科技領域產品,到廚房用具、體育用品等輕工日用品,都成為世界上質量最優秀的產品?!暗聡圃臁背闪似焚|和信譽的代名詞,很快涌現出一大批老牌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