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也不會像對交易性金融資產那樣積極管理。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一個會計術語,在資產負債表中屬于流動資產,定義如下,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指交易性金融資產和持有至到期投資以外的其他的債權證券和權益證券,企業購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目的是獲取利息、股利或市價增值。
1、什么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一個會計術語,在資產負債表中屬于流動資產。定義如下,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指交易性金融資產和持有至到期投資以外的其他的債權證券和權益證券,企業購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目的是獲取利息、股利或市價增值。對于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也不會像對交易性金融資產那樣積極管理,如果企業打算在一年內或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賣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那么就應該將這些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歸為短期投資;如果企業不打算在一年內或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賣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那么就應該將它們歸為長期投資。
2、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區別有哪些?實際意義是什么?
企業去投資金融資產(證券),從其投資行為上看,可以分成三類,1、可供出售的。2、持有交易的,3、持有至到期的。持有交易證券主要是為了短期內出售而購買和持有的,其目的是從快速交易中獲利,而不是從長期投資中獲利。這個部分我們叫做交易性金融資產,另一個極端是持有至到期證券。這些是公司計劃持有至到期的債務工具或股票,
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是介于兩者之間的一個包羅萬象的類別。它包括證券,包括債券和股票,該公司計劃長期持有,但也可以出售,從會計的角度來看,這些類別中的每一個在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上的記錄都是不同的。在大多數情況下,待售證券的會計核算與交易證券的會計核算是相同的,由于投資屬于短期性質,所以按公允價值入賬。在證券交易中,公允市場價值的變動與營業收入相對照,
然而,可供出售證券價值的變動,會被記錄為其他綜合收益(OCI)中未實現的損益如果一家公司以1000萬的現金購買了可供出售的證券,那么它就會以1000萬的價格貸記現金,借記可供出售的證券。如果該證券的價值在下一個報告期內跌至500萬元,則該投資必須“減記”,以反映該證券的公平市場價值的變化,而這一變化被記錄為其他綜合收入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