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業的文化基本上算得上是老板個人的文化,建企業文化的目的是,突破企業的發展瓶頸,多數小微企業面臨的是組織在而人心渙散的狀態。三是在做實企業文化內涵上下功夫,不能把企業文化當做是一個“門面”,只好看,卻與企業管理者及員工沒有絲毫的實質引領作用,這樣的企業文化有什么作用呢。
1、什么是小微企業?
2019年1月,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通知,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對月銷售額10萬元以下(含本數)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同時,放寬可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的小型微利企業標準,由于新政策和不少宣傳材料中有時會講“小微企業”,有時會講“小型微利企業”,很多納稅人表示有點懵,到底這兩者之間有啥不同呢?對此,國家稅務總局所得稅司副司長劉寶柱日前通過在線訪談為網友作了解答。
“小微企業”是一個習慣性的叫法,并沒有一個嚴格意義上的界定,目前所說的“小微企業”是和“大中企業”相對來講的,如果要找一個比較接近的解釋,那就是工信部、國家統計局、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于2011年6月發布的《中小企業劃型標準》,根據企業從業人員、營業收入、資產總額等指標,將16個行業的中小企業劃分為中型、小型、微型三種類型,小微企業可以理解為其中的小型企業和微型企業。
2、小微企業如何進行文化建設?
小微企業的文化基本上算得上是老板個人的文化,建企業文化的目的是,突破企業的發展瓶頸,多數小微企業面臨的是組織在而人心渙散的狀態,那么怎么面對這個重大問題呢?面對現實,企業文化是學不來的,也不等于貼標語和搞幾場活動就可以形成的,更不能把企業文化當作一個管理手段,應該是用心去營造文化環境和文化氛圍。從員工的“獲得”著手,如果您倡導以奮斗者為本,就必須獎勵績優人員,必須多勞多得;如果您倡導員工滿意,就必須匹配人文關懷,解決員工的一些突出問題;如果您倡導質量至上,就必須要投入研發、投入設備、投入人才培養,
“獲得”不一定是指金錢,還包括情感、鍛煉機會等,這也就要求您必須充分了解您的團隊。我們中小企業手里的牌本來就不多,所以更應該從員工“獲得”來進行設計企業文化,而不是以“利用”為導向,想清楚您所有的各項要求,必須要與員工心里“圖什么”來pk的。把管控和驅動績效的欲望滯后,好好思考能讓員工“獲得”什么,才能設計出促進企業發展的文化,
3、小微企業有沒有必要進行企業文化建設?你怎么看?
對社會主義國家的任何一個企業,無論大與小,都應該自覺履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基礎的企業文化!一是用共同的不是單打獨斗的企業文化來影響人們的團結拼搏精神,促使全社會形成積極向上,健康誠信的新時代社會主義新風尚;二是要把企業發展的正確方向,融入到企業文化理念中,密切黨的主張在企業文化發展中的主題地位不動搖!三是在做實企業文化內涵上下功夫,不能把企業文化當做是一個“門面”,只好看,卻與企業管理者及員工沒有絲毫的實質引領作用,這樣的企業文化有什么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