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在一戰結束后在20世紀30年代,開始全面開始擴充軍費制造武器彈藥,給人制造了一種假象似乎德國經濟非常好,當時如果沒有挪威瑞典的礦產資源的支持,羅馬尼亞石油的支持德國絕對是沒有底氣跟蘇聯開戰的,二戰時期德國全面潰退原因也正因為羅馬尼亞突然的臨時倒戈造成,德國失去羅馬尼亞油田后,幾乎3分之二裝甲車輛突然沒有了充足的汽油供給才導致了德國在1944年末突然性大崩潰,經濟好只是一個國家整體形勢不代表是當時全世界的頂尖水平,德國只能說是一個工業強國,而不是整體的經濟強國,因為德國領土局限不可能有太多作為,比如把中國的13億人口放在了德國,德國還是經濟強國嗎,所以德國在二戰時期的經濟高速發展是有一定局限性,如果世界的商品不實現互通交易,經濟發展不平均化始終都是經濟泡沫。
1、德國經濟怎么樣?
德國是歐洲經濟的火車頭,近年來其經濟保持穩定的增長。歐洲經歷了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以及隨后的歐債危機,很多國家發展得很慢甚至是衰退,但是我們從下圖就可以發現,德國GDP名義增速只在2009年出現-4%的萎縮,其余大部分年份其名義GDP增速都在3%之上,所以德國無愧是歐洲經濟的火車頭,根據德國統計局初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德國GDP為33882.2億歐元,同比增長1.5%。
按照2018年歐元兌美元平均匯率1.1811來計算,約合40018億美元,首次突破4萬億大關,僅次于美國、中國、日本,位居世界第四,德國位于歐洲中部,與法國、丹麥、荷蘭、比利時、波蘭這些國家接壤,其陸地面積約35.7萬平方公里,人口8300萬左右。德國經濟非常發達,尤其是德國的制造業,德國人對產品的精益求精使得德國制造享譽世界,
德國制造業主要布局高端制造,附加值高,產品質量優良,尤其在汽車、精密機械制造、機床、電氣設備等領域,實力雄厚,優勢明顯。說到德國就不得不提它的汽車產業,德國是世界上汽車產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德系車深受世界消費者的信賴與喜愛,我們熟知的大眾、奔馳、寶馬、保時捷等都是德國品牌,汽車產業也是德國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
2、二戰后德國是如何恢復經濟實力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世界各國滿目瘡痍,百廢待興,因為戰爭,世界一片廢墟,各國基礎設施損失殆盡,經濟秩序遭到嚴重破壞。在世界所有這些國家中,只有美國無論是基礎設施還是經濟秩序都尚可,德國作為二戰戰敗國,由于國民經濟軍事化的原因,在二戰結束后,經濟幾乎崩潰,人民生活處于水深火熱之中。二戰結束后,德國在恢復經濟方面作了積極的努力,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德國政府進行有效的政治體制改革,建立民主體制,
積極清除法西斯主義,使國內政治局勢達到穩定,也為推進經濟建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二:大家比較熟知的“馬歇爾計劃”,在二戰后,美國為了控制歐洲,利用經濟援助的形式,當時的聯邦德國也不例外,接受了美國的經濟、技術方面的援助,數額合計達一百三十億美元。馬歇爾計劃使歐洲快速發展,基礎設施興建,經濟改革穩步向前,
三:德國依靠先進的工業革命科學技術,將其積極轉化到實際生產當中,促進了經濟發展。其次,德國對教育也非常重視,積極培養科技人才,為德國以后的經濟發展奠定了雄厚的人才基礎,四:德國在戰爭時期為側重軍事發展,國民經濟實行軍事化。在戰后,德國將發展重心轉移,而且受美國、蘇聯等牽制,德國也不能發展軍事,所以德國將重心全部放在恢復經濟發展上,
3、德國經濟真的那么強嗎?為什么有人說德國經濟就是歐洲經濟?
德國經濟的情況:1,德國實體經濟占GDP的比重較大,德國工業制造的產業鏈相對于歐盟其他成員國來說,算是比較完整的。2,德國每年對外貿易的順差較大,3,德國是凈債權國!4,德國GDP排全球第四,與世界第三的日本相差無幾。德國在歐盟中的經濟地位:1,德國的GDP占歐盟的GDP總量的三分一,德國實體經濟占歐盟實體經濟總量的一半。
2,歐盟工業制造都與德國的關聯度極高,對德國依賴度很大,德國制造是歐盟制造業的核心和晴雨表。3,德國每年有巨大的貿易順差,而德國的貿易順差主要投入到了歐盟的經濟運行之中,可以說德國經濟是歐盟經濟的造血來源,也是歐盟經濟的重要基石,從某種程度來說,德國興衰決定了歐盟的興衰,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德國確實是世界級經濟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