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用外匯占款的方法發行人民幣,現在中國央行發行的大多數貨幣都是這樣出來的。美國最早的貨幣發行方法是再貼現,就是需要資金的企業拿商業匯票去美國聯邦銀行抵押,借出貨幣來向,這樣美聯儲的貨幣就投入了社會,美元是國際主要的清結算貨幣,美國不需要儲備外匯,或者說美國沒有多少外匯儲備,它不可能用中國的外匯占款的方法發行貨幣。
1、貨幣是如何發行的?
這個問題可以從深淺兩方面來說:先說淺的:一是經濟性發行,根據市場交易對貨幣需求量而發行,可以理解貨幣發行量跟經濟發展水平有關,也就是貨幣發行量=GDP。二是信用性發行,也叫做隱藏性財政性發行,是基于商行擴大自己信貸負債獲得貨幣的一種方式,也就是超出當前經濟發展實力,透支未來經濟來獲得貨幣,需要未來經濟彌補,在未來經濟彌補后,使這部分發行變相的成為經濟性發行,
三是財政性發行,這種其實是不公平的,沒有任何資產或者債權作為抵押。憑空印刷貨幣,用無價值的紙換取人們有價值的勞動,這是政府的特權同時也會引發嚴重的通貨膨脹,非極特殊情況下,中國央行是不會這么的。說深了可以看我關于央行發行貨幣問答的專門說明《貨幣超發一般都會通貨膨脹,導致居民財富縮水,為何有些人認為還要放水?有什么理論依據?》希望有助于你簡單理解貨幣發行那些事,
2、一個國家的央行最初是根據什么發行貨幣的,貨幣又是怎么流通到市面的?
感謝邀請哈,想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就要先知道國家為什么要發行貨幣,遠的不說,就說咱們新中國剛成立那時候吧,我也是聽說的哈哈,我也小。我們打敗了國民黨,趕走了小日本,那時候有那個“老日票子”聽我奶奶說,我爺爺拿了幾十萬上街買回來了一把鐮刀,最后的都糊窗戶了,那時候日本在咱們國家發行的貨幣,新中國成立之后首要任務就是要發行我們自己的貨幣,最大的面值十元,由各級銀行對廣大人民發行。
那時候鼓勵廣大人民勞動創造價值,創造一切對人民有利益,有價值,有用途的物品,多余的可以賣給國家,然后國家來制定商品的價格,人民換取了貨幣來存入銀行,慢慢的形成大循環,只要人民勞動創造就能帶來財富,每一個統治階層都是給自己的人民創造便利創造機會,發行每個人都認同的貨幣更是提現了一個國家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現在我們的人民幣被世界各國所認可,正是因為我們國家的人民創造力巨大,我們是個勤勞的民族,我們更應該團結起來站在歷史的前沿。
3、貨幣是怎么發行并且最后到達人民手中的?
貨幣怎樣發行,怎樣到達人民手上的,我們應該先了解一下貨幣是什么,最早的貨幣是商品,與普通商品一樣具有使用價值,它分化出來作為交易媒介,它必須稀缺,利于保存,流通,分割。因為商品貨幣不利于現在的銀行制度,也不方便交易,現在的商品貨幣已經被信用貨幣代替,那么什么是信用?什么是信用貨幣?信用產生于契約社會,信用就是對社會契約的遵守,信用貨幣就是一張契約書。
那么信用貨幣是什么契約書?它是資產抵押物或者借出物的實際所有人的權利書,就如同我借你款的借條一樣,貨幣怎樣發行,怎么到人民手上去的,其實說到這里已經說了一半了,知道嗎?貨幣是抽象化的債權書,一張紙,具有的價值就在它含有的權利價值。例如,我們賣給銀行外匯,換一張人民幣,你就理論上是這些外匯的所有權人,可以拿這張人民幣向銀行索回外匯,
當然,可能索回的數量有變化,因為貨幣從普通債權書抽象出來以后,它自己也成為商品,是商品就有隨時的估值變化,這是貨幣與普通債權書特殊的地方,但是,貨幣的債權性質沒有變化。央行發行貨幣有許多工具,各個國家有不同的偏重,例如,中國貿易有盈余,外國流入的資本也長期保持順差,外匯使用不完。央行為了在長期的國際貿易中間能夠維持穩定的清結算能力,把這些外匯儲備下來,這就把人民幣放出來了,
我們用外匯占款的方法發行人民幣,現在中國央行發行的大多數貨幣都是這樣出來的。但是,美元是國際主要的清結算貨幣,美國不需要儲備外匯,或者說美國沒有多少外匯儲備,它不可能用中國的外匯占款的方法發行貨幣,美國最早的貨幣發行方法是再貼現,就是需要資金的企業拿商業匯票去美國聯邦銀行抵押,借出貨幣來向,這樣美聯儲的貨幣就投入了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