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v欧洲,美女网黄色,欧美日韩四区,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综合网在线,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922

首頁 > 財務會計 > 培訓 > 稅務三促是什么,地稅三優兩促進是什么意思

稅務三促是什么,地稅三優兩促進是什么意思

來源:整理 時間:2022-12-18 16:13:45 編輯:金融知識 手機版

本文目錄一覽

1,地稅三優兩促進是什么意思

組織優質稅收、提供優質服務、打造優秀團隊,促進經濟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地稅三優兩促進是什么意思

2,稅收政策解讀的內容和形式要注意什么

(1)財政收入(主要是稅收) 稅收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力參與社會產品分配的重要形式,具有無償性、強制性、固定性、權威性等特點。稅收促進財政目標實現的方式即是靈活運用各種稅制要素。1)適當設置稅種和稅目,形成合理的稅收體系,從而確定稅收調節的范圍和層次,使各種稅種相互配合。2)確定稅率,明確稅收調節的數量界限,這是稅收作為政策手段發揮導向作用的核心。3)規定必要的稅收減免和加成。因此,稅收可以通過調整稅率和增減稅種來調節產業結構,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可以通過累進的個人所得稅、財產稅等來調節個人收入和財富,實現公平分配。(2)財政支出 財政支出是政府為滿足公共需要的一般性支出(或稱經常項目支出)。它包括購買性和轉移性支出,這兩類支出對國民經濟的影響有不同之處。購買性支出從最終用途看,行政管理支出、國防支出、文教科衛等財政支出是必不可少的社會公益性事業的開支,政府的投資能力和投資方向對社會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經濟的發展起著關鍵性的作用。轉移性支出是政府進行宏觀調控和管理,特別是調節社會總供求平衡的重要工具。例如,社會保障支出和財政補貼在現代社會里發揮著“安全閥”和“潤滑劑”的作用,在經濟蕭條失業增加時,政府增加社會保障支出和財政補貼,增加社會購買力,有助于恢復供求平衡;反之,則減少相應這兩種支出,以免需求過旺。(3)國債 國債是國家按照信用有償的原則籌集財政資金的一種形式,同時也是實現宏觀調控和財政政策的一個重要手段。國債對經濟的調節作用主要體現在三種效應上:一是排擠效應。即通過國債的發行,使民間部門的投資或消費資金減少,從而起到調節消費和投資的作用。二是貨幣效應。這是指國債發行所引起的貨幣供求變動。它一方面可能使“潛在貨幣”變為現實流通貨幣,另一方面可能將存于民間的貨幣轉移到政府或由中央銀行購買國債而增加貨幣的投放。三是利率效應。這是指通過國債利率水平的調整以及對資本市場的供求變化來影響市場利率水平,從而對經濟產生擴張或緊縮效應。在現代信用條件下,國債的市場操作是溝通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主要載體,同時也是它們的藕合點。因此,國債作為財政政策工具實施時,除了與其它財政政策手段協調外,還特別要與貨幣政策相協調。(4)政府投資 政府投資是指財政用于資本項目的建設性支出,它最終將形成各種類型的固定資產。政府的投資項目主要是指那些具有自然壟斷特征、外部效應大、產業關聯度高,具有示范和誘導作用的基礎性產業、公共設施,以及新興的高科技主導產業。這種投資是經濟增長的推動力,而且具有乘數作用。所謂投資的乘數作用是指每增加1元投資所引起的收入增長的倍數。

稅收政策解讀的內容和形式要注意什么

3,福利企業辦理退稅的政策依據是什么具體需帶什么資金料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 民政部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關于促進殘疾人就業稅收優  惠政策征管辦法的通知》的規定  一、資格認定  (一)認定部門  申請享受《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促進殘疾人就業稅收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07]92號)第一條、第二條規定的稅收優惠政策的符合福利企業條件的用人單位,安置殘疾人超過25%(含25%),且殘疾職工人數不少于10人的,在向稅務機關申請減免稅前,應當先向當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提出福利企業的認定申請。  盲人按摩機構、工療機構等集中安置殘疾人的用人單位,在向稅務機關申請享受《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促進殘疾人就業稅收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07]92號)第一條、第二條規定的稅收優惠政策前,應當向當地縣級殘疾人聯合會提出認定申請。  申請享受《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促進殘疾人就業稅收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07]92號)第一條、第二條規定的稅收優惠政策的其他單位,可直接向稅務機關提出申請。  (二)認定事項  民政部門、殘疾人聯合會應當按照《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促進殘疾人就業稅收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07]92號)第五條第(二)、(五)項規定的條件,對前項所述單位安置殘疾人的比例和是否具備安置殘疾人的條件進行審核認定,并向申請人出具書面審核認定意見。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軍人證》的真偽,分別由殘疾人聯合會、民政部門進行審核。  具體審核管理辦法由民政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分別商有關部門另行規定。  (三)各地民政部門、殘疾人聯合會在認定工作中不得直接或間接向申請認定的單位收取任何費用。如果認定部門向申請認定的單位收取費用,則本條第(一)項前兩款所述單位可不經認定,直接向主管稅務機關提出減免稅申請。  二、減免稅申請及審批  (一)取得民政部門或殘疾人聯合會認定的單位(以下簡稱“納稅人”),可向主管稅務機關提出減免稅申請,并提交以下材料:  1.經民政部門或殘疾人聯合會認定的納稅人,出具上述部門的書面審核認定意見;  2.納稅人與殘疾人簽訂的勞動合同或服務協議(副本);  3.納稅人為殘疾人繳納社會保險費繳費記錄;  4.納稅人向殘疾人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實際支付工資憑證;  5.主管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二)不需要經民政部門或殘疾人聯合會認定的單位以及本通知第一條第  (三)項規定的單位(以下簡稱“納稅人”),可向主管稅務機關提出減免稅申請,并提交以下材料:  1.納稅人與殘疾人簽訂的勞動合同或服務協議(副本);  2.納稅人為殘疾人繳納社會保險費繳費記錄;  3.納稅人向殘疾人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實際支付工資憑證;  4.主管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我是來看評論的

福利企業辦理退稅的政策依據是什么具體需帶什么資金料

4,稅收是怎么產生的什么是稅收稅收又有哪些特征它的本質和作用

一、稅收的產生。 稅收是伴隨國家的產生而產生的。物質前提是社會有剩余產品,社會前提是有經常化的公共需要,經濟前提是有獨立的經濟利益主體,上層條件是有強制性的公共權力。中國的稅收是公元前594春秋時代魯宣公實行“初稅畝”從而確立土地私有制時才出現的。 二、稅法的概念。它是國家權力機關及基授權的行政機關制定的調整稅收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其核心內容就是稅收利益的分配。 三、稅收具有三大特征: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 性。 稅收的強制性是指任何單位和個人都必須依法納稅,否則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稅收的無償性是指國家征稅,既不需要償還,也不需要付給納稅人任何報酬。稅收的固定性是指國家征稅,是以法律形式預先規定方法和標準,然后實施。   稅收的三大特征是相互聯系的統一體,沒有強制性就不能保證國家無償取得稅收收入,沒有無償性就不能派生出強制性,而固定性是強制性和無償性的要求和結果。 四、稅收的本質。 稅收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力或公共權力對社會產品進行分配的形式。稅收是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的分配形式;稅收具有非直接償還性(無償性)、強制義務性(強制性)、法定規范性(固定性)。 五、稅收的作用。稅收作為經濟杠桿之一,具有調節收入分配、促進資源配置、促進經濟增長的作用。
1、稅收的本質含義: 首先,稅收的征收主體是國家,征收客體是單位和個人。 其次,稅收的征收目的是為了滿足國家實現其職能的需要(西方學者更強調“公共需要”)。 第三,稅收征收的依據是法律,憑藉的是政治權力,而不是財產權力,因此,征稅體現了強制性特征。 第四,征稅的過程是物質財富從私人部門單向地、無償地轉給國家。 第五,從稅收征收的直接結果看,國家以稅收方式取得了財政收入。 因此,我們可以給出稅收的完整定義如下:稅收是國家為實現其職能,憑借其政治權力,依法參與單位和個人的財富分配,強制、無償地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形式。 2、稅收的特征:稅收的三個基本特征是:稅收的強制性、稅收的無償性、稅收的固定性。 稅收三個基本特征之間的相互關系,即它們的之間的聯系: 稅收的無償性要求它必須具有強制性。稅收的無償性,必然要求征稅方式的強制性。強制性是無償性和固定性得以實現的保證。強制性征稅是對所有者財產的無償占有,如果國家可以隨意征稅,沒有一個標準,就會造成經濟秩序的混亂,最終將危及國家的利益。所以,征稅必須具有固定性。總之,稅收的“三性”(強制性、無償性、固定性)是一個相互聯系、缺一不可的統一體。滿足社會公共需要,必須無償征收。而無償征收必須借法律的強制手段。而強制、無償地征收,又必須具有固定性,否則會遭到納稅的反抗。 http://www.goldenfinance.com.cn/

5,如何理解稅收籌劃可以促進納稅人依法納稅它的實施

一、納稅籌劃能夠促進依法治稅(一)納稅籌劃有助于提高納稅人的納稅意識,抑制偷稅行為稅收的無償性決定了納稅人稅款的支付是資金的凈流出,沒有與之配比的直接收入。在收入、成本、費用等條件一定的情況下,納稅人的稅后利潤或者說稅后可支配收入與納稅金額互為增減。因此,納稅人的注意力會自覺不自覺地轉移到減少應納稅款上來。但是,如果采取偷稅、騙稅、抗稅等違法手段來減少應納稅款,納稅人不但要承擔被稅法制裁的風險,而且還將影響自身的聲譽,會對納稅人的正常生產經營產生負面影響。于是,一種合法或不違法地減少應納稅款,節約稅收支出,實現利潤最大化的方法——納稅籌劃,便成為納稅人的必然選擇。因此,納稅籌劃促使納稅人在謀求合法或不違反稅收利益的驅動下,主動、自覺地學習、鉆研稅收法律、法規和履行納稅義務,從而可以有效地提高納稅人的稅收法律意識。(二)納稅籌劃是稅收征納雙方加強管理的需要對納稅人來說:納稅籌劃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納稅人要達到避稅、節稅和轉稅的目的,必然要依靠加強自身的經營管理、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才能使籌劃的方案得到最好實現。對稅務機關來說:1.企業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的加強,可以使稅務人員從繁雜的會計報表、賬簿、憑證的審核、檢查工作中相對解脫出來,而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加強稅收征管、履行稅務機關的應有職責上。2.在征稅籌劃的過程中,稅務機關可以及時發現稅收征管的薄弱環節,從而促使稅收征管走上法治化,規范化軌道。3.有利于促進稅務人員業務素質的提高。納稅人進行多方面的納稅籌劃,必然給稅務機關帶來很大壓力。為了避免工作中的被動和滯后,稅務人員必然要加強對征稅籌劃的研究,加強對稅收法規、政策的學習,加強對最新出現的或潛在稅收問題的研究與探索,這樣,稅務人員的業務素質會不斷得到提高。(三)有利于最大限度地發揮稅收的經濟杠桿作用納稅人通過納稅籌劃對納稅方案進行擇優,盡管在主觀上是為了減輕自己的稅收負擔,但在客觀上卻是在國家稅收經濟杠桿作用下,逐步走向優化產業結構和合理配置資源的道路,體現了國家的產業政策,從而更好地發揮國家的稅收宏觀調控職能。(四)有利于涵養稅源,促進國民經濟的良性發展納稅人按照國家稅收政策進行納稅籌劃,可以促進產業布局的逐步合理和生產的進一步發展,從長遠和整體來看,有利于涵養稅源,促進經濟社會的長期發展和繁榮,國家的稅收收入也將與之同步增長。(五)有利于保障納稅人的合法權益,防范和化解納稅風險通過納稅籌劃可以使納稅人的合法權益得到最充分的保障還可以防范和化解納稅風險,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必要的損失。二、納稅籌劃必須遵循成本效益原則任何一項籌劃方案都有其兩面性,隨著一項籌劃方案的實施,納稅人在獲取部分減輕稅負利益的同時,必然會為該籌劃方案的實施付出額外的費用,以及因選擇該籌劃方案而放棄其他方案所損失的相應機會收益。當新發生的費用或損失小于取得的利益時,該項籌劃方案才是合理的,當費用或損失大于取得的利益時,該籌劃方案就是失敗的方案。一項成功的納稅籌劃必然是多種方案的優化選擇。我們不能簡單地認為稅負最輕的方案就是最優的納稅籌劃方案,一味追求稅收負擔的降低往往導致納稅人總體利益的下降。納稅籌劃和其他財務管理決策一樣,必須遵循成本效益原則,只有當籌劃方案的所得大于支出時,該項納稅籌劃才是成功的籌劃。三、納稅籌劃是稅務代理發展的主要方向納稅人需要稅務代理機構為其進行納稅籌劃,而不是完全自己籌劃。這是因為:稅務代理機構可以彌補納稅人專業知識的不足。涉稅事務雖然只是企業許多事務中的一項,但很重要,直接關系到企業的效益,納稅籌劃特別是大型的納稅籌劃,由具有專長的稅務代理機構人員進行協助與把關,是最好的選擇

6,稅務策劃的作用

一、 有助于提高納稅人自覺納稅的意識所得稅納稅籌劃是在納稅人自己意識到應該納稅的前提下開展的,這就可以將所得稅納稅籌劃從本質上區別于偷稅、逃稅、漏稅、抗稅等違法行為,所得稅納稅籌劃是納稅人在將要履行納稅義務時,對于即將發生的經濟活動或行為、資產處理的方式、時間以及數量等所預先進行的合理的規劃與設計,是納稅人積極納稅的一種表現.也就是說,納稅人積極主動依法納稅是進行所得稅納稅籌劃的前提和基礎.  二、 有助于納稅人實現利潤最大化 納稅人在進行投資決策分析之后,通過合理的進行所得稅納稅籌劃,同時充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避免繳納不該繳的所得稅稅款,這樣就減少了納稅人的稅收費用,從而實現了納稅人利潤的最大化.也就是說,納稅人依法、科學、合理地實現最大利潤是進行所得稅納稅籌劃的目的.  三、有助于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社會團體.用盡可能少的資金、盡可能低的成本,實現盡可能多的利潤是企業追求的最終目標.  1. 有助于推動國家稅制改革 所得稅納稅籌劃是納稅人在尊重相關法律制度的基礎上進行的,這就可以暴露出所得稅稅法制度上的不足之處,國家則可根據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的情況發現目前稅法的缺陷以采取相應措施,對現行所得稅稅法制度進行修正,從而完善國家的稅收制度.  2.可以增加國家的稅收收入 企業進行所得稅納稅籌劃在一定程度上受國家政策的指引和調節,有利于實現國家的產業政策.
一、廣告策劃公司需要在取得營業執照后30日分別在國稅、地稅辦理稅務登記;二、廣告策劃公司應交的主要稅種:1、營業稅:從事提供應稅勞務(餐飲、服務、廣告、運輸、咨詢等等)、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的企業要繳納營業稅。營業稅的稅率根據行業不同,從3%到5%,個別的行業20%,廣告策劃業的營業稅稅率為5%;營業稅在地稅繳納。 2、企業所得稅:是針對企業利潤征收的一種稅,基本稅率是33%,另有兩檔優惠稅率18%、27%。應納稅所得額(即稅務機關認可的利潤)在十萬以上33%的稅率,三萬以下18%稅率,三至十萬27%。企業所得稅有兩種征收方式:核定征收與查帳征收,查帳征收是根據企業的申報的收入減去相關的成本、費用算出利潤后再根據利潤多少乘以相應的稅率,算出應納稅金。核定征收就是不考慮你的成本費用,稅務機關直接用收入乘以一個固定比率(根據行業不同),得出的數就作為你的利潤,然后再根據多少,乘以相應稅率。核定征收一般適合核算不健全的小型企業。2002年1月1日以后成立的企業,企業所得稅在國稅繳納。(個人獨資企業不繳納企業所得稅,而是在地稅繳納個人所得稅)。 3、此外企業還交納一些附加稅和小稅種。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是增值稅和營業稅的附加稅,只要交納了后者就要用交納數作為基數乘以相應稅率繳納附加稅。城建稅根據企業所在地區不同,稅率分為7%(市區)5%(縣城鎮)1%(其他),教育費附加稅率是3%。小稅種包括印花稅、房產稅等,此外還要代扣員工的個人所得稅等。這些附加稅和小稅種都是在地稅交納)4、如果公司有銷售產品的業務,那么還需要交納增值稅。增值稅的納稅人分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一般納稅人是指工業年收入能達到100萬,商業年收入能達到180萬的企業,一般納稅人的稅率是17%,可以抵扣購進貨物的進項稅金;小規模工業企業的增值稅稅率為6%,商業4%。增值稅在國稅申報繳納;如果只是每年銷售幾十萬的流量,那按商業小規模的4%繳納增值稅;三、如果公司營業執照有銷售產品的經營范圍,在國稅辦理稅務登記的時候,國稅部門會將你的增值稅稅種錄入到信息當中,這樣公司每個月就要進行增值稅申報,同時也可以到國稅局去購買商業企業專用發票。

7,新企業所得稅法出臺后稅收優惠政策有什么變化

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   1、工資薪金支出稅前扣除   現行稅則對內資企業的工資薪金支出扣除實行計稅工資制度,對外資企業實行據實扣除制度,這是造成內、外資企業稅負不均的重要原因之一。實施條例的規定統一了企業的工資薪金支出稅前扣除政策,有利于構建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   在職工福利費和工會經費方面,實施條例繼續維持了以前的扣除標準,但將“計稅工資總額”調整為“工資薪金總額”,扣除額也就相應提高了。在職工教育經費方面,為鼓勵企業加強職工教育投入,實施條例規定,除國務院財稅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5%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2、農林牧漁業有稅收優惠   谷物等項目可免所得稅   為扶持農、林、牧、漁業發展,企業所得稅法對其實行稅收優惠,該法第二十七條規定,企業從事農、林、牧、漁業項目的所得可以免征、減征企業所得稅。實施條例進行了明細。   企業從事下列項目的所得,免征企業所得稅:蔬菜、谷物、薯類、油料、豆類、棉花、麻類、糖料、水果、堅果的種植;農作物新品種的選育;中藥材的種植;林木的培育和種植;牲畜、家禽的飼養;林產品的采集;灌溉、農產品初加工、獸醫、農技推廣、農機作業和維修等農、林、牧、漁服務業項目;遠洋捕撈。   企業從事下列項目的所得,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花卉、茶以及其他飲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種植;海水養殖、內陸養殖。   3、引導企業投資基礎設施   環保項目“三免三減半”   為引導企業投資基礎設施和環境保護項目,企業所得稅法對相關項目實行稅收優惠政策。   企業從事港口碼頭、機場、鐵路、公路、城市公共交通、電力、水利等項目投資經營所得,自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給予“三免三減半”的優惠。企業從事公共污水處理、公共垃圾處理、沼氣綜合開發利用、節能減排技術改造、海水淡化等項目的所得,自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給予“三免三減半”的優惠。   4、促進技術創新科技進步   稅收優惠涉及多個方面   為了促進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了多個方面的稅收優惠,實施條例分別作了具體規定:   一個納稅年度內,居民企業技術轉讓所得不超過500萬元的部分,免征企業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條規定,企業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加計扣除。實施條例據此明確,企業的上述研究開發費用在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再加計扣除50%。   認定高新技術企業強化研發   優惠向自主創新型企業傾斜   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借鑒國際通行做法,按照便于征管的原則,實施條例規定了小型微利企業的標準:(一)工業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1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3000萬元;(二)其他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8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1000萬元。與現行優惠政策(內資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3萬元以下的減按18%的稅率征稅,3萬元至10萬元的減按27%的稅率征稅)相比,優惠范圍擴大,優惠力度有較大幅度提高。   實施條例將高新技術企業的界定范圍,由現行按高新技術產品劃分改為按高新技術領域劃分,規定產品(服務)應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的范圍。同時,實施條例還在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上強化以研發比例為核心,以確保稅收優惠重點向自主創新型企業傾斜。
灌概、農產品初加工、獸醫、農技推廣、農機作業和維修等農、林、牧、漁服務業項目; 遠洋捕撈。 2、企業從事下列項目的所得,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花卉、茶以及其他飲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種植; 海水養殖、內陸養殖。 以上享受稅收優惠的范圍,不包括國家禁止和限制發展的項目。 (三)基礎產業優惠 企業從事國家重點扶持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投資經營的所得,從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四年至第六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企業按規定享受減免稅優惠的項目,在減免稅期未滿時轉讓的,受讓方自受讓之日起,可以在剩余期限內享受規定的減免稅優惠;減免稅期滿后轉讓的,受讓方不得就該項目重復享受減免稅優惠。為鼓勵企業的投資行為,實施條例同時規定企業承包經營、承包建設和內部自建自用以上項目,不得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 國家重點扶持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將主要界定為港口碼頭、機場、鐵路、公路、城市公共交通、電力、水利等能源、交通項目。 (四)技術轉讓所得優惠 一個納稅年度內居民企業轉讓技術所得不超過500萬元的部分免征企業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五)小型微利企業優惠 企業所得稅法規定對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實行20%照顧性稅率。 新稅法實施條例將小型微利企業的條件具體界定為: 1、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 2、工業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1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3000萬元; 3、其他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8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1000萬元。 (六)高新技術優惠 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為是指擁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并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企業: (1)產品(服務)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2)研究開發費用占銷售收入不低于規定比例; (3)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人占企業總收人不低于規定比例; (4)科技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不低于規定比例; (5)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規定的其他條件。 《國務院關于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新設立高新技術企業實行過渡性稅收優惠的通知》(國發【2007】40號) 對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內在2008年1月1日(含)之后完成登記注冊的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以下簡稱新設高新技術企業),在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內取得的所得,自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稅率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內新設高新技術企業同時在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以外的地區從事生產經營的,應當單獨計算其在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內取得的所得,并合理分攤企業的期間費用;沒有單獨計算的,不得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 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內新設高新技術企業在按照本通知的規定享受過渡性稅收優惠期間,由于復審或抽查不合格而不再具有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的,從其不再具有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年度起,停止享受過渡性稅收優惠;以后再次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不得繼續享受或者重新享受過渡性稅收優惠。《國務院關于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新設立高新技術企業實行過渡性稅收優惠的通知》(國發【2007】40號) (七)民族自治地方優惠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規定,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自治區、自治州和自治縣,其自治機關對本民族自治地方的企業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中屬于地方分享(財政收入)的部分,可以決定減稅或者免稅。 稅法規定民族自治地方只能減免地方財政收人的所得稅部分,而不能減免中央財政收人部分的企業所得稅。此外,為與國家產業政策相銜接,對民族自治地方內國家限制和禁止行業的企業,也不得減征或者免征企業所得稅。 民族自治地方的企業地方所得稅的減免,新稅法規定其決定權在省級地方政府。自治州、治縣決定減征或者免征的,須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 (八)安置特殊人員就業優惠 企業安置殘疾人員及國家鼓勵安置的其他就業人員所支付的工資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加計扣除。 企業安置殘疾人員就業的工資“加計扣除”的比例,《實施條例》中具體明確為在按照支付給殘疾職工工資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支付給上述人員工資的100%加計扣除。 殘疾人員的范圍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的有關規定。 考慮到國家鼓勵安置其他就業人員的稅收優惠政策新做了調整,新稅法實施條例暫未對具體加計扣除的比例予以明確,在該項政策執行到期后,再予規定。 (九)環境保護、資源再利用的優惠 1、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的減免稅 企業從事規定的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的所得,從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四年至第六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包括公共污水處理、公共垃圾處理、沼氣綜合開發利用、節能減排技術改造、海水淡化等,具體條件和范圍由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商有關部門共同制訂報國務院批準后公布施行。 企業按規定享受減免稅優惠的項目,在減免稅期未滿時轉讓的,受讓方自受讓之日起,可以在剩余期限內享受規定的減免稅優惠;減免稅期滿后轉讓的,受讓方不得就該項目重復享受減免稅優惠。 2、綜合利用資源的減計收入 企業綜合利用資源取得的收入可以減計,是指企業以《資源綜合利用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規定的資源作為主要原材料,生產國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國家和行業相關標準的產品取得的收入,減按90%計入收人總額。 《資源綜合利用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將由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商國務院有關部門另外制定后,報國務院批準頒布實施,企業利用資源作為主要原材料以及生產產品等相關標準,將在該目錄中進一步明確。 3、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專用設備的投資抵免 企業購置并實際使用《環境保護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節能節水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和《安全生產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規定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其設備投資額的10%可以從企業當年的應納稅額中抵免;當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個納稅年度結轉抵免。 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應當是企業實際購置并自身實際投人使用的設備,金業購置上述設備在5年內轉讓、出租的,應當停止執行本條規定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并補繳已經抵免的企業所得稅稅款。 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專用設備投資抵免企業所得稅的優惠目錄,由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商有關部門共間制訂報國務院批準后公布施行。 (十)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的優惠 企業研究開發費用加計扣除的具體規定是: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人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實行100%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 (十一)創業投資優惠 創業投資企業抵扣應納稅所得額,是指創業投資企業采取股權投資方式投資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資額的70%在股權持有滿2年的當年抵扣該創業投資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當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抵扣。 (十二)固定資產的加速折舊 企業的固定資產由于技術進步等原因,確需加速折舊的,可以縮短折舊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舊的方法。 企業所得稅法可以采取縮短折舊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舊的方法的固定資產,包括: 1、由于技術進步,產晶更新換代較快的固定資產; 2、常年處于強震動、高腐蝕狀態的固定資產。 采取縮短折舊年限方法的,最低折舊年限不得低于規定折舊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舊方法的,可以采取雙倍余額遞減法或者年數總和法。 (十三)關于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 1、軟件生產企業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所退還的稅款,由企業用于研究開發軟件產品和擴大再生產,不作為企業所得稅應稅收入,不予征收企業所得稅。 2、我國境內新辦軟件生產企業經認定后,自獲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3、國家規劃布局內的重點軟件生產企業,如當年未享受免稅優惠的,減按1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4、軟件生產企業的職工培訓費用,可按實際發生額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5、企事業單位購進軟件,凡符合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確認條件的,可以按照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進行核算,經主管稅務機關核準,其折舊或攤銷年限可以適當縮短,最短可為2年。 6、集成電路設計企業視同軟件企業,享受上述軟件企業的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 7、集成電路生產企業的生產性設備,經主管稅務機關核準,其折舊年限可以適當縮短,最短可為3年。 8、投資額超過80億元人民幣或集成電路線寬小于0.25um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可以減按15%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其中,經營期在15年以上的,從開始獲利的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五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六年至第十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9、對生產線寬小于0.8微米(含)集成電路產品的生產企業,經認定后,自獲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已經享受自獲利年度起企業所得稅“兩免三減半”政策的企業,不再重復執行本條規定。 10、自2008年1月1日起至2010年底,對集成電路生產企業、封裝企業的投資者,以其取得的繳納企業所得稅后的利潤,直接投資于本企業增加注冊資本,或作為資本投資開辦其他集成電路生產企業、封裝企業,經營期不少于5年的,按40%的比例退還其再投資部分已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稅款。再投資不滿5年撤出該項投資的,追繳已退的企業所得稅稅款。 自2008年1月1日起至2010年底,對國內外經濟組織作為投資者,以其在境內取得的繳納企業所得稅后的利潤,作為資本投資于西部地區開辦集成電路生產企業、封裝企業或軟件產品生產企業,經營期不少于5年的,按80%的比例退還其再投資部分已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稅款。再投資不滿5年撤出該項投資的,追繳已退的企業所得稅稅款。 (十四)關于鼓勵證券投資基金發展的優惠政策 1、對證券投資基金從證券市場中取得的收入,包括買賣股票、債券的差價收入,股權的股息、紅利收入,債券的利息收入及其他收入,暫不征收企業所得稅。 2、對投資者從證券投資基金分配中取得的收入,暫不征收企業所得稅。 3、對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運用基金買賣股票、債券的差價收入,暫不征收企業所得稅。 (十五)過渡優惠政策《國務院關于實施企業所得稅過渡優惠政策的通知》(國發[2007]39號) 1、新稅法公布前批準設立的企業稅收優惠過渡辦法 企業按照原稅收法律、行政法規和具有行政法規效力文件規定享受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按以下辦法實施過渡: 自2008年1月1日起,原享受低稅率優惠政策的企業,在新稅法施行后5年內逐步過渡到法定稅率。其中:享受企業所得稅15%稅率的企業,2008年按18%稅率執行,2009年按20%稅率執行,2010年按22%稅率執行,2011年按24%稅率執行,2012年按25%稅率執行;原執行24%稅率的企業,2008年起按25%稅率執行。 自2008年1月1日起,原享受企業所得稅“兩免三減半”、“五免五減半”等定期減免稅優惠的企業,新稅法施行后繼續按原稅收法律、行政法規及相關文件規定的優惠辦法及年限享受至期滿為止,但因未獲利而尚未享受稅收優惠的,其優惠期限從2008年度起計算。 享受上述過渡優惠政策的企業,是指2007年3月16日以前經工商等登記管理機關登記設立的企業。 以上有關規定適用15%企業所得稅率并享受企業所得稅定期減半優惠過渡的企業,應一律按照國發[2007]39號文件第一條第二款規定的過渡稅率計算的應納稅額實行減半征稅,即2008年按18%稅率計算的應納稅額實行減半征稅,2009年按20%稅率計算的應納稅額實行減半征稅,2010年按22%稅率計算的應納稅額實行減半征稅,2011年按24%稅率計算的應納稅額實行減半征稅,2012年及以后年度按25%稅率計算的應納稅額實行減半征稅。 對原適用24%或33%企業所得稅率并享受國發[2007]39號文件規定企業所得稅定期減半優惠過渡的企業,2008年及以后年度一律按25%稅率計算的應納稅額實行減半征稅。 2、繼續執行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 根據國務院實施西部大開發有關文件精神,財政部、稅務總局和海關總署聯合下發的《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關于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1〕202號)中規定的西部大開發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繼續執行。 3、實施企業稅收過渡優惠政策的其他規定 享受企業所得稅過渡優惠政策的企業,應按照新稅法和實施條例中有關收入和扣除的規定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并按本通知第一部分規定計算享受稅收優惠。 企業所得稅過渡優惠政策與新稅法及實施條例規定的優惠政策存在交叉的,由企業選擇最優惠的政策執行,不得疊加享受,且一經選擇,不得改變。
你問的太籠統。總之,變化非常大。 一是使內、外資企業站在公平的競爭起跑線上。新稅法從稅法、稅率、稅前扣除、稅收優惠和征收管理等五方面統一了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制度,各類企業的所得稅待遇一致,保證了內外資企業在公平的稅收制度環境下的平等競爭。 二是有利于提高企業的投資能力。新稅法采用法人所得稅制的基本模式,對企業設立的不具有法人資格的營業機構實行匯總納稅,這使得同一法人實體內部的收入和成本費用在匯總后計算所得,降低了企業成本,提高了企業的競爭力。此外,新稅法采用25%的法定稅率,在國際上處于適中偏低的水平,有利于降低企業稅收負擔,提高稅后盈余,從而增加投資動力。 三是有利于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新稅法規定,企業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時的研究開發費用,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加計扣除。新稅法同時規定,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而享受低稅率優惠的高新技術企業的一個必要條件就是研究開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例不低于規定比例。這樣,新稅法通過稅收優惠政策,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支出的力度,有利于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四是有利于加快我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新稅法首次引入間接抵免制度,最大限度地緩解國際雙重征稅,有利于我國居民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提高國際競爭力。 五是有利于提高引進外資的質量和水平。新稅法實施后,外資企業的名義企業所得率由原來的33%降為25%,同時新的稅收優惠政策外資企業也可享受,而且有些優惠政策比以前更為優惠,如對高新技術企業的優惠等。 六是有利于促進企業納稅行為的規范化。新稅法比較好地劃分了屬于不同層次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各自應承擔的內容,體現了所得稅法的規范性和嚴肅性。
文章TAG:稅務三促是什么稅務是什么什么

最近更新

  • 中國電子商務的弊端,電子商務的弊端及解決辦法中國電子商務的弊端,電子商務的弊端及解決辦法

    在國內發展跨界電子商務有什么利弊?優點:1。電子商務電子化和數字化傳統業務流程,電子商務現代生活中有哪些優點和缺點?電子商務-1/與傳統商業模式相比有哪些劣勢?有什么優缺點?電子商務它.....

    培訓 日期:2024-04-22

  • 中冶置業南京分公司,十九冶南京分公司領導中冶置業南京分公司,十九冶南京分公司領導

    中冶錦繡何璇位于鼓樓區邊江路33號-3中冶葉正置業有限公司,物業管理公司為/123中冶開發商和物業怎么樣中冶-2/集團物業服務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7月30日,大股東為中冶-2/集團有限公司。.....

    培訓 日期:2024-04-22

  • 浙江思美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藝能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旗下藝人浙江思美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藝能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旗下藝人

    他是思美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的主席,也是杭州的全國政協委員,跑男就是浙江。他是思美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的主席,也是杭州的全國政協委員,跑男就是浙江,1998年至2006年在中國電信浙江省公司工作,任.....

    培訓 日期:2024-04-22

  • 中字頭的股票中字頭的股票

    中國銀行證券是字頭股票。投資風格偏好大盤股的基金在中字頭-1/多,中國字頭股票有哪些基金?重倉的指數基金有哪些字頭-1/?中國銀行證券是中國字頭-1/?中銀證券,國內除中信證券、中信建投之.....

    培訓 日期:2024-04-22

  • 王皓北京豪宅,王皓豪宅全景圖王皓北京豪宅,王皓豪宅全景圖

    王皓的信息超贊!王皓2022年婚姻狀況王皓有兩個。王皓個人信息,2,王皓的家人也很開心,-0/的31歲妻子燕為-0/生了兩個兒子,現在顏很少露面,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家庭和親情上。世界冠軍王皓36歲乒.....

    培訓 日期:2024-04-22

  • 上海貨運出租車價格,貨運出租車是什么意思上海貨運出租車價格,貨運出租車是什么意思

    貨運出租車。上海約翰遜出租汽車公司上海大眾出租汽車公司的前身是上海市出租汽車公司,急!!!上海大眾貨運出租車叫車?2.上海大眾-0出租車叫車次數是多少?3.上海大眾出租車一汽大眾的24小時服.....

    培訓 日期:2024-04-22

  • 農村商業銀行宅基貸,江蘇紫金農村商業銀行是哪個網貸農村商業銀行宅基貸,江蘇紫金農村商業銀行是哪個網貸

    農村宅基地可以抵押嗎?東莞農商行的做法體現了地方銀行對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持。農村如何獲得房屋抵押貸款農村如何獲得戶口貸款1:農村如何獲得戶口貸款?國家還是很支持農村貸款的,另外,各銀.....

    培訓 日期:2024-04-22

  • 平安銀行黃金帳戶平安銀行黃金帳戶

    平安銀行黃金帳戶提現有限額嗎?黃金轉賬戶到平安銀行卡安全嗎?在平安-3/已開通黃金交易賬戶、平安-3黃金用戶每月需要存入100元。銀行以平均成本法(固定期限)為客戶投資黃金,以黃金股的形.....

    培訓 日期:2024-04-22

財務會計排行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