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沒有貨幣發行權。美國貨幣的發行機制,簡單地說就是憲法規定貨幣發行權歸國會,然后國會委托美聯儲發行貨幣,美元現在是由美聯儲掌握發行權的,什么時候印鈔票什么時候加息,幾乎不受美國政府的控制,美聯儲直接對美國國會負責;換言之,美聯儲必須向美國國會報告其工作完成與否(聽證會);但是,美聯儲的長官,又是由美國總統提名——看看,這個權利的分割多么復雜細致!從這個角度上看,美國政府確實沒有貨幣發行權;發行貨幣由美聯儲說了算!那么,美國政府如果要用錢怎么辦呢。
1、為什么美聯儲不直接給美國政府現金,而是通過購買國債?
這是美元的發行機制使然。美元的發行一般有兩個途徑:一是股市倒逼制,即當股市市值增長超過貨幣表現值時,券商會向美聯儲申請再貸款,“逼迫”美元發行,二是石油交易,由于石油是美元的“本位體”,因此客觀上石油開采越多,交易越多,各國就會倒逼美國發行美元。除此之外,問題里提到的美國政府向美聯儲發債也是美元的一種發行路徑,
但這種發行并不常用,因為美國的貨幣發現根本上是市場主導型,而不像其他國家或地區那樣實行協議制貨央行主導制。所謂協議制是央行根據對經濟發展體量的判斷來決定貨幣發行,但這種做法弊端很多,最主要的就是人為主觀判斷的失誤,美國是一個信奉市場經濟的國家(盡管這次疫情暴露出這個信仰的弊端,但此前美國的行為就是市場主導),因此它相信由市場決定美元的發行比政府決定要好,所以它才主要依據最前面說的兩種路徑進行貨幣發行。
2、美國政府不管財政,那么當美債到期時美國政府拿什么償還?
政府沒錢,不印鈔票,印鈔票是美聯儲干的事情,那是私營企業。美國要錢了,需要用國債作為抵押,然后找美聯儲印錢,以十年期國債為例,這錢根據規模大小,要么在國債市場籌,要么美聯儲吃一下。太小,市場消化,太多美聯儲消化,通常是美聯儲吃,因為規模太大會抽走市場上太多的資金,會造成通縮,通縮比通脹可怕。所以當國債抵押給美聯儲,美聯儲印錢,比如印一百塊,一百塊到了市場,但由于美元對應的是美元國債,所以是有利息的,
到期過后連本帶利還給美聯儲,但美國中央財政一直是赤字,所以沒錢。沒錢咋辦?又借唄,繼續發國債還以前的國債本息,然后發國債維持運轉,所以美國的財政一直是借錢混日子。其實當初設想是,只要GDP能跟上債務增長,赤字就可以抹掉,只可惜美國經濟發展多年不景氣,國債利息又猛長,搞得現在美國欠一屁股債。以前這個債務壓力由全世界分擔,但現在已經玩不轉了,
3、為什么美國政府沒權利發行鈔票?
美國政府沒有貨幣發行權。發行貨幣的是美聯儲,美元說白了就是美聯儲以信用作擔保的負債。美國政府想用錢只能發行國債,美聯儲把債券買去把美元交給政府用,就是政府向央行借錢了,美國貨幣的發行機制,簡單地說就是憲法規定貨幣發行權歸國會,然后國會委托美聯儲發行貨幣。大致過程是:美國國會確定美國國債上限,然后美國政府依據這個上限發行債券,把債券收益“抵押”給美聯儲,然后美聯儲依據美國國債的發行量發行貨幣,
所以美聯儲發行多少貨幣要由當年國會通過的美國國債上限確定。前段時間熱炒的美債危機,可以大致理解為美國國會不同意財政部和美聯儲的貨幣增發計劃,在美國,貨幣發行權集中在聯邦儲備銀行手里,由設在全國12各聯邦儲備區的代理機構負責。各區聯邦儲備銀行向當地聯邦儲備區的代理機構申請發行時,必須提供票據和政府債券做等額抵押,
4、為什么國家不能隨便發行貨幣?
貨幣的發行權歸屬于國家所有,在我國中國人民銀行依據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每年報國務院核準發行的額度,適度發行貨幣。貨幣發行就其性質來說,可以分為經濟發行和財政發行經濟發行是為了滿足商品流通的需要而發行的貨幣,這種發行是符合貨幣流通規律要求的,因此,它既能滿足國民經濟需要,又能保持幣值穩定。財政發行是為彌補財政赤字而發行的貨幣,
這種發行超過商品流通的實際需要,往往會導致通貨膨脹。貨幣的發行權歸屬國家所有,但同時也是人民賦予的權利,濫發貨幣造成通貨膨脹,損害的不僅是人民的利益,也會擾亂市場秩序,最終受損的還是政府的公信力,貨幣流通規律計算公式:一定時期內流通中所必須的貨幣量=商品價格×商品流通量/單位貨幣流通速度=商品價格總額/單位貨幣流通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