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換損益可能實現損益或未實現損益;外幣會計報表折算差額歸屬于未實現損益,外幣業務匯兌損益由折算使用交易期間或期末的當前匯率生成,而外幣核算折算差額在外幣核算報表折算中生成,(3)借記折算差額的金額,即折算損失,記入損益;加折算貸方余額,即折算收益,記入所有者權益。
用12月31日的匯率!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9號——外幣折算(2006)》第十二條規定,企業在編制折算境外經營財務報表時,應當遵循以下規定: (一)資產和負債采用資產負債表日的即期匯率。(2)利潤表中的收入和費用項目采用交易日的即期匯率折算;也可以使用匯率折算按照系統合理的方法確定,與交易日即期匯率相近。根據上述(1)和(2)生成的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在資產負債表中所有者權益項目下單獨列示。財務報表中折算的比較按上述規定處理。
答案應為:A、B、C、D、E境外經營財務報表按會計準則第12號——第19號外幣折算第四章外幣財務報表并入本財務報表時,應遵循以下規定-。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為折算,除“未分配利潤”外的所有者權益項目,發生時即期匯率為折算。(2)利潤表中的收入和費用項目采用交易日的即期匯率折算;也可以使用匯率折算按照系統合理的方法確定,與交易日即期匯率相近。(3)按照本條(1)和(2)產生的外幣財務報表余額折算應當在合并資產負債表的所有者權益項目下單獨列示,屬于少數股東權益的部分應當并入少數股東權益項目。財務報表中折算的比較按上述規定處理。
3、外幣報表 折算差額是怎么算的,它又與匯兌差額又有什么區別呢?外幣報表折算方差的計算方法:(1)遞延處理。折算的差額計入所有者權益,單列項目反映,(2)計入當期損益。折算的差額計入損益并計入利潤表,(3)借記折算差額的金額,即折算損失,記入損益;加折算貸方余額,即折算收益,記入所有者權益。與匯兌差額的比較:1,它們以不同的方式產生。外幣業務匯兌損益由折算使用交易期間或期末的當前匯率生成,而外幣核算折算差額在外幣核算報表折算中生成,2.兩者包含的損益是不一樣的。交換損益可能實現損益或未實現損益;外幣會計報表折算差額歸屬于未實現損益,綜上所述,外幣會計報表折算差額不同于外幣業務匯兌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