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行業并不是聯想的主營業務,聯想最大的主營業務是PC.行業,也是聯想最驕傲的地方,巔峰時期的電腦銷量達到全球第一。*聯想控股是柳傳志領導,中科院有30%股份是最大股東,主要業務是多元化投資,旗下包括聯想集團,拉卡拉,佳沃農業,神舟租車,弘毅資本,盧森堡銀行等國內外各行業企業,其中不乏涉及國計民生的優秀企業。
1、聯想現在主營業務是什么?
鑒于行外人很多確實不知道,我就多打幾個字說一下。你想問聯想控股還是聯想集團?*聯想控股是柳傳志領導,中科院有30%股份是最大股東,主要業務是多元化投資,旗下包括聯想集團,拉卡拉,佳沃農業,神舟租車,弘毅資本,盧森堡銀行等國內外各行業企業,其中不乏涉及國計民生的優秀企業,*聯想集團是楊元慶領導,主營分為三大業務集團:智能設備(pc,Pad,手機,智能終端等,Moto業務裝在這里),數據中心(收購IBM的業務裝在這里,有服務器,存儲,超算,軍工核高基自主可控設備,解決方案等,其中pc和超算是世界第一),創投(投資各類科技產品企業,其中包括了寒武紀芯片,蔚來汽車等科技獨角獸)----以上為公開資料真實客觀的回答,不帶任何主觀評價和所謂真相解讀!很多事情真的不是那么簡單,不多說了!。
2、華為和聯想到底是怎么樣拉開差距的,其邏輯是什么?
聯想跟華為怎么拉開差距?這問題其實挺有意思的,其實這里面涉及了很多內部政策制定,其中不可謂不復雜,所以其中緣由考拉不好枉自評判,在下面我會談談個人對于這兩家公司的看法,聯想其在國內市場最輝煌的時期應該是在13年,當時聯想與華為、酷派、中興合稱“中華酷聯”,共同占領國內手機市場。不過在經歷一段時間的輝煌后,聯想的手機銷量卻日益下降,導致聯想銷量下降的兩個主要原因是:1、國內小米、魅族崛起,國內迎來“性價比”的天下2、聯想故步自封,戰略決策失誤,還活在曾經的輝煌當中,沒有意識到市場風向轉變,最終導致聯想手機的沒落,
不過手機行業并不是聯想的主營業務,聯想最大的主營業務是PC.行業,也是聯想最驕傲的地方,巔峰時期的電腦銷量達到全球第一。但是在這一兩年,聯想在PC行業也是漸露頹勢,頗有走下坡路的趨勢,同時由于聯想的營銷策略問題(國外便宜,國內貴),聯想在國內市場也不受消費者待見,相比國內其他廠商國內便宜國外貴的價格,聯想這一營銷策略頗有胳膊肘往外拐的嫌疑,最終也難得如今兩頭不是人的局面。
華為相較聯想,華為戰略決策者任正非的眼光就比較超前,也正是有任正非的高瞻遠矚,在14年國內廠商大洗牌之時,華為并沒有走其他三位兄弟的后路,被市場淘汰,反而頗有越做越大的趨勢,華為為什么能成功,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眼光超前善于把握市場風向,隨機應變,及時嗅到了手機市場風向變化技術儲備眼光超前的人也許不會輕易被市場淘汰,但終究是投機者,所以并不穩妥。
而任正非也清醒的意識但這一點,所以就算是在華為公司最艱難的時刻,任正非依舊沒有放棄技術的研發,而正是因為有任正非的堅持,華為才能走到今天,成為5G時代引領者,考拉總結華為跟聯想的起跑線其實是一致的,只是因為兩者不同的選擇和決策才最終導致兩者走向不同的道路。在這里我們不評判聯想的對錯與否,也不討論聯想國內外不同的銷售策略,
拋開這些不談,聯想在這里面里確實是一直走下坡路,這里指的技術跟銷量。舉個簡單的例子,華為聯想就像是一個班里兩個最聰明的學生,但可惜聯想不懂察言觀色,而且在取得一點小成績后就沾沾自喜,始終原地踏步,而且不懂跟班里的同學打好關系,反而為了追求其他班同學的友誼忽略自己班里的同學利益,而華為更像是一個穩重的天才,穩扎穩打,并且還會積極給自己班里的學生謀求利益,所以更受班里的同學歡迎。
3、聯想作為公眾公司,大家覺得聯想的社會責任盡到自己義務了嗎?
聯想社會責任給了美國,有高度的問題,答一個強調一點,企業有雙重責任,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我以為,聯想承擔了經濟責任,但是他的社會責任給了美國。首先,企業應該承擔并履行好經濟責任,最直接地說就是盈利,盡可能擴大銷售,降低成本,正確決策,保證利益相關者的合法權益,這個層面聯想口碑不好,尤其是客服維護其次,企業在遵紀守法方面作出表率,當前看,這個問題涉及不到很多,在遵守所有的法律、法規,帶動企業的雇員、企業所在的社區等共同遵紀守法,共建法治社會方面,我們也看不到什么負面的東西第三,倫理責任是社會對企業的期望,這個可就是聯想出現問題的方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