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容易進入一個誤區,這個誤區不知不覺的讓我們進入了博弈思維,海外那些資金進來了,他們是來干什么的。最直接的就是居民的存款,可以拿來直接進行股票投資;由債市、樓市轉投而來的資金,投資,自然是選擇相對利潤好、風險性低的品種,擴大自己的收益率;金融機構的資金,包括銀行、保險、券商、基金、信托等,這里除了部分自有資金外,絕大部分其實也是來自于老百姓。
1、A股將迎來巨量海外資金,歷史性大牛會很快到來嗎?
我們容易進入一個誤區,這個誤區不知不覺的讓我們進入了博弈思維,海外那些資金進來了,他們是來干什么的?難道是義務勞動,普度眾生?其實他們也是來賺錢的,無論是主動基金還是被動基金,他們進來后必然需要通過市場獲利,更不用說有些配套的衍生品是用來做空的。在資本市場歷史經驗方面,MSCI進入的資本市場,我們發現有些市場很好,有些市場不好,諸如俄羅斯也在MSCI里面,這都是相對的,市場未來的好壞完全在于國是否繁榮昌盛,貨幣流動性是否充沛,
繁榮昌盛那是一定的,我們的國在歷史上一直向上,未來還將向上,這一點每一個投資人都應該是個樂觀主義者,否則投資A股就沒有理論基礎。而另一方面,貨幣流動性方面,國家可以放開流動性閘門,但是愚以為,這個閘門現階段放不開,流動性必然在未來相當一段時間是緊的,因為央行行長說了,世界主要經濟體都進入了加息縮表周期,也就是其他貨幣都在緊縮,為了保持貨幣國際間流動的均衡,我國必然也要走適度緊縮的道路。
至于資產價格方面,最近也不能太高,因為未來的加息必然是收回市場上的貨幣,讓其回流。MSCI帶來的好處,是制度性的,是國際化趨同,而不是什么大牛市,若說大牛市,那是以十年以上為周期的長牛慢牛,而不是一哄而上一地雞毛個把個月的快牛或者一波流,客觀理性看待MSCI,保住自己投資的安全性,多選擇醫藥,消費,高速,港口,公用事業等防御型板塊,是未來普通投資人的重中之重。
2、巨量海外資金進入A股,是否會改變市場的博弈格局?
2017年6月20日,MSCI宣布將中國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這個來頭很大的MSCI是來自一家美國指數編制公司,該公司就是大名鼎鼎的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也被稱為明晟公司。該公司(MSCI)是一家股權、固定資產、對沖基金、股票市場指數的供應商,其旗下編制了多種指數,明晟指數(MSCI指數)是全球投資組合經理最多采用的基準指數。
A股從13年6月份被MSCI宣布建議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以來,歷經4次沖關才真正加入這個海外龐大基金投資組合大家庭中,A股千方百計想法進入MSCI指數懷抱中,不光是看重它背后龐大的投資基金,更是看重MSCI它那一套科學的投資理念,籍此讓A股市場發展的更科學更完善更制度化。這次A股市場6月1日正式納入MSCI指數體系中,初始資金配置規模是按1.7%的比例分配的,這批資金大概是700億左右,相對于A股40萬億元的流通市值份額極少,帶給市場的更多是一種情緒上的提振,
開玩笑的話估計也是被咱大A股強大的投機風嚇壞了,先拿點小錢試試水,嗆一口總比被淹死好。所以這次以明晟基金為代表的海外基金,不會改變目前市場的博弈格局,而且它們也不傻,估計也不會都買進前期漲高的上證50為代表的藍籌大盤。相反,個人認為它們也會偏重擇機買入更具有新經濟特點的科技成長股,而這些類型股票一直都是我們散戶喜歡買進的,因此未來的市場風格投資將會是更理性更注重基本面分析的高成長股票。
3、股票交易市場的資金來源于哪里?
股票交易市場的資金來源于哪里?可以有多種分類,這里主要從上市公司和國內外資金來說,上市公司一家公司上市后的原始股東、高管持股等,包括了限售股和流通股,一旦流通后都可以通過二級市場進行交易。其次還有公司上市前引進的戰略投資者,比如VC/PE,國內資金國內主要的投資者構成還是散戶,說白了這就看老百姓的錢袋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