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文有問題,銀行是受銀監會監管,間接由央行監管,而第三方支付平臺是直接受央行監管,銀行是沒有權利去關閉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最近央行下發了特急通知,要求所有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在2019年1月14日前,全部撤離備付金賬戶,意味著所有的第三方支付機構不得有備付金。
1、央行要求撤銷第三方支付平臺備用金賬戶后移動支付的未來會是怎樣的?
2017年底,對行業有莫大影響的“斷直連”及備付金相關政策正式出臺,第三方支付機構獲取支付通道的模式發生了極大變化,隨著114所有支付機構備付金上繳央行后,利用備付金獲得利息收入、金融投資收入的盈利模式也消失。1、備付金利息收入消失將對支付機構收入產生3-30%負面影響據估算,備付金利息收入分別占到頭部收單機構、中小型支付機構總收入的3-7%、30%,另外,中小型支付機構有20%左右的收入來源于利用客戶備付金的沉淀所進行的金融性投資,該部分收入也將消失,
對于支付寶及財付通來說,超6000億元的備付金將全額交存,無法產生利息收入2、未來第三方支付行業怎么變化產業鏈上各機構連接關系更加清晰以往競爭態勢下,第三方支付機構在上游支付渠道及下游商戶資源上的競爭尤為激烈。隨著“斷直連”政策出臺,支付機構在上游對發卡行資源和C端支付巨頭的資源爭奪上將告一段落,“間聯”模式成為定局,支付接口可從銀聯或網聯統一接入,各機構間的連接關系清晰。
“價格戰”或將持續,支付“零費率”趨勢有所顯現過去幾年,互聯網巨頭不斷蠶食市場,以更低的價格、更好的服務、更多的增值服務占據了90%以上市場,第三方支付機構受到影響紛紛降低支付服務的費率,以此確保自身的優勢,但目前為止,第三方支付機構除牌照以及互聯網巨頭擁有的C端流量優勢外,并無其他可以形成護城河的明顯優勢。
2、央行要求第三方支付備付金帳戶全部撤銷,這對支付寶、微信用戶有沒有影響?
最近央行下發了特急通知,要求所有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在2019年1月14日前,全部撤離備付金賬戶,意味著所有的第三方支付機構不得有備付金,那么,這個消息對支付寶和微信用戶有沒有影響呢?我覺得沒有任何的影響。原本,你把錢存進支付寶的余額寶里面,會有一部分備付金是放在支付寶相關指定的銀行里面進行托管,這就是備付金。
可是,現在這個備付金由原來的支付寶轉到了央行里面進行集中管理,這樣的話,用戶的錢就更加安全了。只不過原來這個備付金放在銀行里面會產生一定的利息,如今,這個利息可能就沒了。同樣,微信用戶里面的財付通也是一個道理的,不會因為央行的這個動作就會有所影響。央行最終的目的是為了保護用戶的資金安全,采用這樣的保護措施,就是防止第三方支付機構動了心思,把備付金轉走了。
3、銀行關閉第三方支付,是不是一種科技退步?
銀行關閉第三方支付直聯,是金融監管政策的調整,與科技沒有什么關系,一項新技術的使用,需要與國家宏觀政策相適應,否則就會出現不可控的風險。支付寶原來的操作模式是與各家銀行分別合作,屬于“分而治之”,操作的主動權在于支付寶,試想一個企業可以代扣數千萬甚至上億個銀行賬戶的錢,是有多么大的風險。現在銀行“大一統”,通過網聯與支付寶進行結算,既減少了銀行間的無謂競爭,也降低了支付寶的風險,
附帶,想通過支付寶洗錢也基本難以實現了。這種結算模式的改變,對于支付寶用戶來說是沒有變化的,支付寶真正成為了一個支付工具,而不是一個銀行賬戶的管理工具。用戶一樣可以通過支付寶購買商品,實現收付,不同的是資金流動多了網聯的這一層監管,所以,我認為現在監管的變化是為了應對新情況,出于降低操作和道德風險的目的,而所做的舉措,我認為是必要的。
4、6月30日,銀行關閉第三方支付平臺,支付寶的錢該怎樣提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