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之家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為1021家,相比2017年底減少了1219家——去年爆雷潮的慘烈,由此可見一斑。顯然在監管眼中,網貸P2P平臺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對于網貸,如果有個良好的法制環境與信用環境,應該是有前景的,但現在一提到網貸,人們不是想到的是高息,就想到的是欺詐,我想這種情況確實存在,不可能無風起浪。
1、網貸工作怎么樣,值得做嗎?
謝WX涼白開邀答!問:網貸工作怎么樣,值得做嗎?P2P就是網貸性質,雨后春筍蓬勃而起,雪壓蓬草逢冬而塌,再好的東西帶有投機性質,生命力都可能削弱。銀行貸款對風險是嚴格防范的,每一筆貸款的放出,都是貸前實地反復調查論證,貸時來回全面審查評估,貸后定期嚴格檢查避險,但即便防范措施這么縝密,仍有百密一疏問題,貸款成呆賬的問題仍難避免,
對于網貸,其中可能存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的問題,弄得不好就是豆腐盤成肉價錢,這費用那費用,外加高息的壓力,你無以承重;要不你貸款到手容易,還清則不容易,很多借債者及時償還不了被逼得走投無路。對于網貸,如果有個良好的法制環境與信用環境,應該是有前景的,但現在一提到網貸,人們不是想到的是高息,就想到的是欺詐,我想這種情況確實存在,不可能無風起浪,
2、P2P網貸的前景如何?
今天最大的新聞,莫過于監管網貸業的175號文。一紙文件,給網貸業的未來定了調,我覺得原文的8個字最恰如其分:“能退盡退,應關盡關”,顯然在監管眼中,網貸P2P平臺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網貸之家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為1021家,相比2017年底減少了1219家——去年爆雷潮的慘烈,由此可見一斑,
當然也不是一棍子打死,未出險且規模較大的正常平臺,還是給指明了一條活路的,只是這個門檻實在太高,因為1021家尚在運營的平臺,要么規模不夠大,要么風險比較高,能符合監管條件的網貸P2P平臺,少之又少,鳳毛麟角。而且網貸P2P平臺要想踏上這條明路,自身也得具備相當技術實力,因為它們要去做助貸,“應積極引導部分機構轉型為網絡小貸公司、助貸機構或為持牌資產管理機構導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