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國第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第一個自由貿易在哪里試驗區在上海成立【擴展內容】自由貿易試驗區(FTZ)是指在貿易和投資方面優于世貿組織相關規定的貿易安排。
1、上海自貿區將于9月29日正式掛牌,什么叫自貿區?[自由貿易區] 自由貿易區(freetradezone)通常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或地區。它們通過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取消大部分商品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取消大部分服務部門的市場準入限制,開放投資,從而促進商品、服務、資本、技術、人員等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實現優勢互補。有時它也被用來描述一個國家,指一個或多個取消了關稅和貿易配額,對經濟的行政干預較少的地區。
2、中國(上海B試題分析:建設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是順應全球經貿發展新趨勢,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對外開放戰略的重要舉措。主要任務是探索我國對外開放的新路徑、新模式,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和行政體制改革,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優化,實現以開放促發展、促改革、促創新,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服務全國發展。③ ④正確;①“增強企業盈利能力”過于絕對化,是錯誤的;
3、上海自貿區 成立時間是多久?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于2013年8月22日獲得國務院批準成立。試驗區涵蓋上海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等四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總面積28.78平方公里。建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區試驗區的主要任務是探索我國對外開放的新路徑和新模式,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行政體制改革,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優化,實現以開放促發展、促改革、促創新,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4、2013年9月29日,中國大陸境內第一個 自由貿易區——中國(上海C試題分析:關注試驗區成立的經濟意義。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有利于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和行政體制改革,提高政府服務的透明度和便利性,但具有政治意義,不宜選擇;自貿區的設立將使上海突破現有的規章制度,放寬稅收、外匯使用等優惠政策,有利于跨國公司內部的全球配置,吸引更多的金融機構在上海注冊開業,擴大投資領域的開放,促進貿易發展方式的轉變。
2、中國(上海(1)斯密是自由貿易理論的創始人,認為自由貿易是增加國民財富的最佳途徑。(2分)(2)為了論證自由貿易的必要性,斯密提出了絕對成本理論,即生產同一產品的成本在不同國家是不同的,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優勢。各國利用自己所有的資源生產具有絕對優勢的商品,然后通過對外貿易換取自己需要的產品。在投資不變的條件下,所有的貿易參與者都能從中受益。
李嘉圖發展了斯密的國際分工理論,提出了比較成本理論。(2分)(2) (1)生產成本相對較低的商品受益,但一定要從自身實際出發,注意維護自身經濟安全。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實施品牌戰略和創造項目,提高核心競爭力。(2分)②順應經濟全球化趨勢,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參與國際分工,發展對外貿易,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2分)③反對一切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為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做出貢獻。
6、中國東盟 自由貿易區什么時候建立的China ASEAN自由貿易區,簡稱CAFTA,由中國和東盟十國自由貿易區建立。中國與東盟的對話始于1991年,1996年中國成為東盟的全面對話伙伴,2010年1月1日,該貿易區正式啟動。中國首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在滬成立【擴展內容】自由貿易試驗區(簡稱FTZ)是指在貿易和投資方面比世貿組織有關規定更優惠的貿易安排,在主權國家或地區的海關之外,劃出特定區域,允許外國商品自由進出,不征收關稅。本質上,它是一個采用自由港政策的關稅隔離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