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分類上市時,股份分為兩種,一種是流通股,也就是可以在二級市場交易的股票。上市之后,資本市場往往會給予新股很大的溢價,所以如果允許上市首日就可以全流通,那么可能會有一部分股東會有減持沖動,一種是非流通股,非流通股股票主要是指暫時不能上市流通的國家股和法人股。
1、上市時,可全流通嗎?
答案是可以全流通。股票分類上市時,股份分為兩種,一種是流通股,也就是可以在二級市場交易的股票,一種是非流通股,非流通股股票主要是指暫時不能上市流通的國家股和法人股。但非流通股也不是完全不能買賣,但可以通過拍賣或協議轉讓的方式來進行流通,但這樣做了,一定要獲得證監會的批準,交易才能算生效,限售股現在除了限售股,在一定時期內不能流通,其余股份均可上市交易。
2、上市公司總股本為什么不在上市首日就全流通?
謝邀,這道題是明知故問,是想聽聽投資者的心聲,上市公司總股本為什么不在上市首日就全流通,這是證券法交易規測規定的,交易所按規定執行,這是無可非議的,證券法是國家級一部大法,每條規則都是經過反復調研,取得各部門各機構認同,征求社會上各界人士認可,報國務院審批,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投票才能通過,就本答題來說,我也不能隨意猜測,它的規定,一定是符合國家政策,符合產業政策和金融穩定,保護國家利益,企業利益,投資者利益相結的規定,有利于資本市場長期穩定發展為目標,在交易過程中也會起到穩定股價,調控上市公司控股權和企業資本的流出起到積極作用,我們投資者只希望監管層嚴密監控惡意圈錢行為,對那些無視不執行規定的公司,做空股價,圈錢跑路的要嚴勵打擊,還市場公平交易面目,這道題是政策題,也不好多猜想,就說到這里,有不對之處,望讀者多多指教,我表示歡迎,謝謝讀者。
3、你贊成新股上市全流通嗎?
總體上看,新股上市全流通總體上利大于弊,所以我是贊成的,大家都知道,一只股票上市的時候,除了原始股東外,還有各個批次的投資者,包括基礎投資者、一級市場和一級半市場投資者,但是不管怎么說,他們的持倉成本通常都比二級市場的投資者要低得多,甚至有些原始股東的成本就是負的(因為上市前的分紅可能早已經收回成本了)。
上市之后,資本市場往往會給予新股很大的溢價,所以如果允許上市首日就可以全流通,那么可能會有一部分股東會有減持沖動!這樣的好處是,新股基本上會告別惡炒,目前很多新股的流通盤占比太低,中簽者惜售,存在非理性炒作的情況,股價往往存在較多泡沫,而當大小非解禁后,股價往往進入下跌周期,下跌綿綿無絕期!有人講,這樣一來,有些新股可能上市就會破發,這樣中簽者會虧錢,個人認為這更是好事,因為會引導投資者理性打新,更關注績優股和真正有獨特競爭優勢的股票,那些績差股或者沒有競爭特點的股票可能打新的人就會減少,這對建設一個理性的市場,鼓勵投資者價值投資是有利的。
4、美股是一上市就全流通嗎?哪些市場是一上市就全流通的?
美國股市也是有限售股的,不是一上市就是全流通,公開發行股份也不是特別的多,既然有限售股,就會有減持限制,美國限售股解禁減持主要是144條款,144條款規定了減持比例,要比A股嚴格得多,美國法律規定限制股份一年鎖定期滿后,可以減持同類已發行股份的1%、“履行交易申報要求的前四周內,該證券的每周平均交易量”兩值中的較大值。
美國股市換手率較低,年度換手率在1%左右,也就是說美國年度減持很難超過總股本1%,年度減持1%怎么可能會有清倉減持出現,怎么可能會有動輒5-6個百分點減持出現。美國減持秉承讓二級市場投資者先行離場為原則,這一點很值得贊美,原始股東持股成本很低,要比二級市場投資者低很多,如果自己先跑路,二級市場投資者蒙在鼓里,公平性何在?A股最大特點就是原始股東利用信息優勢,操縱股價,自己跑路,讓二級市場投資者高位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