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制造業投資成本巨大,研發成本高,投資風險高,也不是想投資就能投資的。美國不斷利用關稅問題要挾對手,更主要的是戰略性打擊對手,試圖通過關稅武器在經濟上訛詐對手,以獲得貿易談判與貿易協議上的利益,關稅問題都是相互的,美國提高進口關稅,非美國家自然也會提高進口美國商品的關稅,這反而形成了逆全球化的趨勢,不利于全球經濟發展。
1、美國不斷加息,提高關稅,有什么好處呢?
加息,關稅,減稅,是特朗普上任后的三板斧,為重振美國制造業鋪路,最終目的是擴大就業。美國仍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并且還在持續增長,但美國經濟結構以金融服務業和高端制造業為主,使得美國的增長都進了華爾街,硅谷精英的錢袋子,美國人民收入乏力,中產階層萎縮,貧富懸殊加大,甚至工作崗位越來越少,美國面臨高債務,高失業率和低成長的三大困擾。
美國人的自豪感蕩然無存,美國社會處于更為分裂的極端年代,特朗普認為打破怪圈的核心是重振制造業,提出“讓美國制造業再次偉大”,要讓制造業工作回流美國,其實就是對商品出口國進行去產能,將海外商品產能置換回美國。為了達到這一目的,特朗普,一方面利用加息和減稅,驅趕產業資本回流美國,到美國建廠、生產,另一方面,發動貿易戰從而建立起與中國等制造業大國的隔離帶,保護本國中低端產業發展,
特朗普將徹底摧毀原來”東亞(中國、東南亞)輸出廉價商品-西方借貸消費-西方輸出美元債券和高端裝備”的國際經濟循環。特朗普不是瘋子,而是雄心勃勃,當然,特朗普這些做法,方向正確,但顯然沒有考慮到美國的承受能力。如果美國貿易伙伴選擇征收報復性關稅,美國生產的競爭力也會下降,在全球化背景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換句話說,傷人一千,自損八百。
2、美國對他國征收高關稅,對本國經濟沒有影響嗎?為什么美國老是拿關稅要挾他國?
特朗普上臺以來,奉行美國優先政策,尤其在全球貿易問題上風向大轉,利用關稅壁壘不斷要挾他國,這一錯誤政策將會損人不利己,對美國經濟形成影響也是必然的,美國提高關稅的目的無非是三大要點,一是促進內部實體經濟的發展,二是縮小國際貿易逆差,三是戰略性打擊對手。由于美國長期以來將中低端制造業外移,以保護國內環境與降低能耗,并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積極占據全球產業鏈高端,所以美國實體經濟空心化情況比較嚴重,
特朗普政府確實想恢復美國的實體經濟,因為恢復實體經濟可以加強轉化美國的高科技技術的能力,可以加強美國商品競爭力,還可以減少對外部商品的依賴,這樣不僅可以帶動內部就業還可以消減貿易赤字,對美國經濟長期發展有利。但問題在于美國恢復實體經濟的成本過高,在基礎建設、固定資產投資、工資等多方面都與發展中國家無法相比,一旦實體經濟經過長期投資建成,商品價格也難以具備國際競爭力,
而美國三產發達,附加值高,美國資本根本就不愿意去追求低收益高風險的行業,這就導致美國的一些中低端制造業無法生存,所以美國恢復實體經濟非常困難。而高端制造業投資成本巨大,研發成本高,投資風險高,也不是想投資就能投資的,特朗普推動關稅政策就是想降低非美國家商品的競爭力以保護本土制造業的競爭力,但是美國的企業是全球產業布局的重要參與者,美國的產業鏈布局在許多發展中國家當中,例如中國,所以美國提高關稅,這是對自身產業鏈的打擊。
而美國的跨國公司不管是數量、質量還是規模都位于世界前茅,美國提高關稅無疑將嚴重打擊美國跨國公司的收益,當前特朗普政府推動關稅壁壘就導致一大批美國科技業巨頭利潤大幅下降,就說明提高關稅對美國自身經濟影響很大,另外,實體經濟的建設與供產銷周期都比較長,在抬高關稅期間,如果美國的制造業還沒有形成產能,那么等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價格被抬高,這是美國消費者的損失。
畢竟商品生產都有成本,中國等生產的商品也不可能長期虧損銷售給美國,所以關稅成本主要還是由美國消費者自己來承擔,所以從全球產業鏈來說,美國很難恢復中低端產業,這是由成本與利潤決定的,提高關稅是不可能解決問題的。除非美國爆發經濟危機,徹底將社會成本推倒重來,與發展中國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共同競爭,但是這對美國人民來說根本不可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