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從自己的理解來談一談為什么公司裁員速度很快。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為什么有這么多公司要裁員,我經歷過裁員的公司,我也參與過公司裁員,我也經常聽到其他公司裁員的事,所以我對裁員體會很深,很多公司裁員,影響因素是很多的,上面兩個裁員原因很可能都貫穿其中。
1、為什么最近裁員不斷呢?
互聯網的本質就是爬在實體經濟上的虛擬業務,它的主要變現模式,一個是廣告費,一個是游戲,現在實體經濟存在問題,它就很難收到廣告費,比如阿里的直通車什么的,另一個大問題是流量到頭了,所有的人群都覆蓋的差不多了,這幾年下沉市場也挖掘的差不多了,新增流量乏力,自然就無限內卷走下坡路了。這里面游戲的日子會好過一點,很多都是小額消費,并且有很強的粘性,所以騰訊裁員應該是最少的,電商會卷的最殘酷,
2、為什么越來越多企業裁員了?
當前,有的公司選擇裁員,有內在原因,也有外在助因。內在原因主要是:公司產品結構超前更新升級沒提前策劃,消費群消費升級需求提前,以致供給側與消費沒接軌,有產品滯銷現象及屯集憂患,公司管理層有疲憊情緒,挑戰性取勝信心不足,存在等待觀望,暫時調動用人方案,以減少維持成本。職工的維權意識增強,法制觀念促進了維權行為,
公司用人寧少勿多。自動辭職回鄉公創業或安分理家如員增多,公司趁時就將有辭退愿望的人員轉換裁員之說。外因助推:現在人力資源價值上升,助推了打工者的工資額上漲,如農村現在大工每天20O元至25O元;小工也要15O元至18O元。這些零散打工比較輕松,而且約束性不是很強,比在廠里上班自由些,而且這些打工的人還能在工余時間干其它的活,又增加了收入。
3、感覺裁員很少聽說過裁管理層為什么?
裁員到底裁誰就是管理層共同開會來制定的,你覺得誰會自己裁自己呀,所以裁員很少聽過裁管理層是很正常的,但在實際的職場里,管理層被裁員的也是不少,只不過他們對外都會宣布“退休”“個人原因辭職”之類,會給他們留夠面子的!裁員確實很少裁管理層,沒有誰做決策時,主動削弱自己的利益!公司里的裁員,說到最后,就是公司的幾個利益集團以及利益集團的頭頭們,互相爭斗直到最后妥協的過程。
而管理層成員(我們這兒說的管理層是具有決策權的管理層,并不是指的公司里的那些中層主管經理們)就是各個利益集團的代表,比如我司,幾大利益集團銷售部、市場部、生產部等(財務部和人力資源部技術部等員工不多),每次公司一說“削減費用”或者“優化結構”,這幾個部門因為員工眾多,就會首當其沖,部門的頭頭就會使勁渾身解數,來避免自己部門少裁幾個人!公司在裁減部門頭頭下面的員工時,尚且爭論的面紅耳赤,如果來裁減管理層員工,就會引起更大的矛盾爭端。
因此大多數公司都會采取“安撫頭頭們,削減底下人”的方法來進行裁員,裁員裁減管理層,通常都會給管理層成員一個體面的理由!很少裁減管理層,并不代表不裁減管理層。尤其是在一些急劇“轉型”的企業里,每次裁員反而最喜歡的,就是從管理層開刀,因為公司轉型時,喊的最經典的口號就是“不換思想就換人”,大老板認為公司不能快速轉型,是因為管理層思想守舊。
但考慮到管理層都下屬眾多,而且利益關系盤根錯節,影響力較大,能夠和平裁員當然是最佳的選擇,這時候大老板都傾向于給這些被裁掉的管理層成員一個體面的下臺借口,比如“退休”“個人原因”“為了家庭”“個人主動提出”等等。但大家不必為這些管理層成員擔心,他們多年位居高位,錢基本都賺夠了,而且這才被裁掉,公司一般都會給他們一筆不菲的賠償金,通常還會簽訂“競業禁止”協議,總之,他們被裁掉,還是很有實惠的,
當然最根本的原因,還在于管理層成員本來就很少(再次強調,我們這兒說的管理層是指能夠參與公司層面決策的成員,而非中層管理人員,中層管理人員可以說裁就裁的),而且即使把他們裁員時,也會找個體面的下臺理由,這就會從感覺上來說,裁員好像很少有裁管理層成員的。-END-點擊上方關注【職場再出發】:為你深度剖析職場!世界500強資深經理人,全部原創,助你職場再出發!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