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持續增產,那為什么還要大量進口糧食呢。進口糧食用作糧食儲備和其他大宗商品一樣,我國生產和進口的糧食除了用來給大家消費,還有一個重要用途,那就是儲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首先從美國進口糧食比較便宜,從而多加進口,這樣糧價漲不起來,平均糧價與消費,可是你想過沒有,比如說今年糧食少,價格也比較貴,農民看到糧食價高有收入,就會邁力多種,多種糧的結果會緩解糧食少的問題,國家也可以少進口糧食以達消費水平,如果大批進口糧食降低了糧價,農民不想種或少種,缺口更大,進口更多,糧價平穩了,農民再也不想種地了,如果外國為了政治須要或戰爭須要或有災減產,不給你糧食或少給,咱國糧也少,貢給不了國民消費,該怎么辦呢。
1、為什么要進口糧食?
作為一個擁有十多億人口的國家,糧食問題一直是我國發展的頭等大事。在日常新聞報道中,我們也時常看到,我國的糧食產量持續增長,農民補貼進一步加強等相關消息,但與此同時,我國的糧食進口量也常年維持在高位,2018年我國糧食累計進口1.15億噸,既然持續增產,那為什么還要大量進口糧食呢?1.人均糧食占有量并不算高從總量上看,1978年到2017年年間,我國的糧食總產量從3.05億噸增長到6.18億噸,在人口增加44.4%的情況下,糧食產量增加了102.7%,糧食自給率達到95%,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
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國的人均糧食占有量一直不算高,21世紀初,我國的人均糧食占有量大約只有380公斤左右,直到2013年,我國的人均占有糧食才達到440公斤,而世界糧農組織認為人均400公斤可達到營養均衡的安全線,即便如此,我國人均糧食占有量仍與發達國家有不小的差距,美國的人均糧食產量在本世紀初就已經達到800公斤,歐洲的人均糧食產量也達到了570公斤,可以看出,盡管我國的糧食產量已經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但還是存在缺口。
2.進口糧食用作糧食儲備和其他大宗商品一樣,我國生產和進口的糧食除了用來給大家消費,還有一個重要用途,那就是儲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當出現夏量或秋糧減產,或者進口不足的情況時,囤糧就發揮了它的作用。截至目前,我國還有臨儲玉米儲備1.2億噸以上,臨儲稻谷庫存1億噸左右,臨儲小麥庫存7400萬噸,臨儲大豆庫存800萬噸左右,
由于庫存太多,去年中糧儲還特地加強了去庫存力度,全年銷售了1.3億噸的糧棉油。3.進口糧食補足生產目前,我國的三大主糧中,水稻,小麥,玉米三大谷物自給率保持在98%以上,肉類,禽蛋,蔬菜,水果和水產品等產量都穩居世界第一,但大豆,牛奶,白糖這類農產品則需要從國外進口,其中緣由,就關系到國內生產的農作物質量和成本問題了。
以大豆為例,由于我國的大豆種植畝產低效益不高,因此即便有高額補貼,農民仍然不愿意種植大豆,再加上,對于大豆榨油廠來說,國外的轉基因大豆生產成本是國產大豆成本的三分之二,出油率還比國產大豆高出15%,因此油企都是選用進口大豆作為原料,這進一步積壓了國產大豆的市場,因此大豆需要大量從巴西,美國等地進口。類似的,由于人們現在都追求高品質,大量購買東北大米,泰國香米,南方的早秈稻已經沒多少市場了,
你知道糧食低的邪乎是為啥?(原創)二十多年來美國政府成為″三霸\
2、為什么糧食不算工錢,還沒有進口的便宜。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