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經濟結構的調整,及產業專業化的轉型,越來越多的企業面臨著調整陣痛期,訂單減少了,外貿不好做了,工資提高了,生產成本提高了,好多企業艱難的維持運行,扛不住的就直接轉型破產了。其他方面的工作,都留給了農民工,老一輩的農民工也老了,做苦力活也干不了,且現在工地對年齡要求也提高了,各種安全檢查監督更嚴格了,對于超齡的農民工會選擇不要。
1、2021年農民工薪酬大約什么水平,為什么大量的農民工消失了?
雖然因疫情的原因,農民工流動性大大減少,但卻并沒因此冰了減少很多,所以說消失并不確切。2021年農民工薪酬和上年相比基本持平,因地區不同略有差異,比如點工,西北地區和華北地區沒多少差距,沿海和內地價位相同。木工一般是300元至450元,鋼筋工是250至400元,混凝土工是200至300元,泥工是350至500元,小工是150至250元,
2、為什么現在拖欠農民工工資的現象少了?
是少了,因為國家越來越重視,管理越來越嚴格。但是拖欠工人工資的現象我看著是越來越多了,有時候正式工人連農民工都不如,很多100來人的小廠連五險一金都不給工人交,就連數千人的企業也有拖欠保險,拖欠工資的。以前工人的地位很高,現在沒人管了,尤其是制造業,農民工如果得不到工資,可以隨時辭職,反正再找下一家就是,在哪里干也是干。
3、為什么農民工越來越不好找了?
工地農民工來做這個回答認為:用人單位找農民工,不是越來越不好找了,而是越來越容易找了,對農民工更加有話語權了,如果非要說不好找不可,那也只是年輕農民工相對不好找而己,以我年前做的那個大工地為例:中國建筑的項目公司,進駐進去三個勞務公司,總共千多人的農民工干活,上半年,木工技工做點工三百三,一天干九個小時,年中下調為三百二每天十個小時,小工雜工的工資下調,和時間上調的幅度更大,農民工兄弟還不敢當面領導發表怨言,正如他們說的上午滾蛋,下午來人,農民兄弟姐妹們,也只能來之則安之。
我們木工包工小組,做了七、八個月的高架副樓,半夜出工白天蠻干,工資折合連點工都不如,十足的混大了年齡,到了主樓標準層鋁模,老板說鋁模好做些,每個平方米的單價,在原來口辭的基礎上下壓兩塊。有班組以說“不做了”相威脅,老板一個消息發出去,接著喊那幾個班組算帳,說年底拿錢,“正式標準層找錢,不要我做不干!”“你自己喊不做的,接盤的人都進工地了。
趕快滾!”“把錢給完了才滾!”“110嗎?這工地有人要鬧事,”一個假電話,嚇得他們屁滾尿流趕忙走人。最后的結局,他們和我們一樣,過年還有一萬多塊錢沒有打完,所以,現在的工地,是老板牛x要不完的農民工。本來,工地原先是拒用55以上的大齡農民工的,那樣才使他們真正感覺到不好找人,于是就來了一個放寬年限到六十歲甚至更大,而現在搞純農業又是費力不討好,農民爭當農民工,而農民群體又是那樣的龐大,他們成批擁向城市,擁向單位,擁向工地,擁向私營企業,造成了人多擁擠,導致老板老總局長的話語權重,甚至頂風拖欠工資,
4、外出農民工數量減少了204萬人,為什么農民工不喜歡出去打工了?
農民回答,謝邀現在外出的農民工已減少二百多萬人,這是必然趨勢,以后還要少。為什么原因造成的,這個問題很簡單,一想就知道,解革開放近30多年那時農民工掀起打工潮,農民涌向城市打工掙錢,那時打工的人才20多歲,打了幾十年的工現在己近60歲了,再去打工人家老板不要年齡大了無用,他們在家孝敬父母,一邊在家創業,這就形成農民減少的原因之一,
5、農民工真的沒活干了嗎?
所謂農民工,指的是農村進城務工人員。農民工還有沒有活干,可以這樣說,只要有城鄉之分在,農民工就永遠有活干,但是,干活的空間會越來越小,要求越來越高,第一代農民工,能夠輕而易舉地找到工作,很簡單的道理,就是當時的城市,剛剛啟動新一輪發展,而城市居民幾乎都有自己的崗位,都能夠在工廠找到屬于自己的工作,所以,其他方面的工作,都留給了農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