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負利率是唯一選擇。華爾街反對負利率,從原理上來說是由于歐日的負利率并未起到應有效果,然而其根源還是負利率傷害了銀行和金融機構的盈利,事實上日本和歐洲央行依然在持續使用負利率,并且歐洲央行還擴大了負利率規模,就說明這兩個央行認為負利率依然有用,而且在現在的經濟情況下,適宜使用負利率。
1、為什么有的國家是負利率,存錢還不給利息?
首先要澄清的是,某些國外的負利率,并不是說老百姓存在銀行的存款利率為負,還遠遠沒有到這一步,如果存款利率為負,老百姓完全可以自己買個保險箱,把銀行存款統統取出來,死得最快的是銀行。銀行核心業務就是拉存款,然后放貸款,掙中間的存貸款利息差,沒有存款,那么銀行的貸款業務無法展開,銀行的意義就不存在了。再說,銀行的杠桿是非常高的,老百姓看到存款利率為負,大家都去取錢,銀行擠兌的風險大增,取不出足夠的錢,儲戶們對銀行的信任會降到冰點,這家銀行大概率就GG了,
那么負利率不是存款利率,那是什么?負利率其實指的是商業銀行存在央行賬戶里的資金,也就是存款準備金的利率為負數。負利率下,商業銀行把錢存在央行是要額外交利息的,這么做,央行是鼓勵商業銀行不要浪費資金,去積極放貸,推升商業銀行的貨幣乘數,讓經濟活躍起來,負利率從實施效果來看,沒什么用。比如日本央行利率決議為-0.1%,日本商業銀行的存款準備金(需要向央行支付利息或手續費,并沒有推動日本銀行信用貸款的增加,
2、如果銀行貸款利率達到負利率,銀行還靠什么賺錢,銀行都倒閉了?
對傳統銀行來說,真的存貸款業務是業務的大頭,也是利潤的大頭。如今的銀行都是綜合性的集團,他們去經營資產業務,負債業務,還有中間業務,資管業務,還有其他業務,資產業務相對來說慢慢地會成為銀行的利潤增長點,而中間業務也會得到繼續發展。只有傳統的存貸款業務,可能面臨的利潤將會進一步萎縮,很簡單的去理解,就是你去銀行的時候,會發現銀行所經營的項目越來越多,如賣保險,賣基金,賣黃金,可以炒股票,炒期貨,炒外匯,現在還可以投資一些中高端風險的信托啊,私募啊等產品。
3、負利率時代,把錢存銀行好嗎?
國內許多人只看到歐盟與日本等國家的負利率問題,其實負利率的產生與這些國家的高福利是息息相關的,如果沒有高福利,歐盟國家與日本等是無法執行負利率政策的,由于國家福利過高,國家債務水平不斷增長,財政越來越難以支撐,所以就必須調降利率,乃至執行負利率,負利率有三大作用:一是降低債務利息支出壓力;二是降低居民存款,刺激消費,再通過消費來拉動供給,從而促進就業與經濟增長;三是間接消減福利。
用德國的福利來舉個例子,從嬰兒到老,德國都有比較好的福利待遇,譬如:幼兒出生政府補助、奶粉補助、兒童補貼金且多生多補、育兒補貼金、幼兒園到中學學費全免、大學公立教育免費;孕婦產前產后檢查、手術費、醫藥費、調養費都有保險承擔;醫保方面一人投保全家享有;享受多種免費醫療;失業后832天內可以領取原工資的68%或63%的失業金,期間不繳納任何稅費。
失業超832天則領取基本保障金,為原工資的53%且沒有時間限制;65歲后可每月領約1750歐的養老金等等,上面的這些福利只是一部分,而這樣的福利體系普遍存在于歐盟多數國家,所以歐盟與日本等國家才能施行負利率,因為一個人基本靠國家福利就可以活一生,生活有基本保障,所以歐盟等國家可以用負利率倒逼居民存款下降以刺激消費,刺激經濟。
負利率時代當然不適合把錢存在銀行,更適合貸款生活,因為存錢倒貼息,存錢虧錢這就迫使居民存款向債券、理財產品與風險資產上流動,所以歐盟各國的股市近十年比較強勢,以至于形成泡沫趨勢,同時負利率時代歐盟的銀行體變得非常脆弱,如果美歐等發達國家再度爆發金融危機銀行會大面積倒閉,所以居民少存款與不存款或許并不是壞處,因為銀行存款存在潛在的高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