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市盈率的話,低于平安銀行,并非市盈率最高,但是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四大銀行的市盈率都在5倍~6倍,招商銀行市盈率高出了70%左右的水平,確實偏高。市盈率分為靜態市盈率與動態市盈率,在計算相對市盈率的過程中,我們依據當前股票相對市盈率的移動平均來定位合理相對市盈率。
1、銀行市凈率多少才合理?
決定股票價格的根本因素,是市場對企業未來的預期。銀行股光考核盈率偏,有點以偏概全,招商銀行和中國銀行,相比中國銀行的市盈率偏低,但招商銀行更受投資者歡迎。因為招商銀行凈息差更高,加上招商在零售消費業務方面的開發,業績的增長上更具有競爭力,一般我對銀行的選擇,特別是大行投資,選擇市凈率,市凈率低于1,就具有低估投資機會。
現在市場之所以如此悲觀,原因有二:1.認為銀行資產質量高估,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后,我們的策略是貨幣放水救市政策,要求商業銀行積極放貸。許多沒法賺錢的項目,例如一些僵尸企業都得到了貸款,如果未來這些項目無法及時償還貸款,銀行就會遭受巨額損失?,F在這一利空基本消化,特別是地方債務風險上,基本達到了可控階段,
據有關數據表明現在不足18萬億。2.利率市場化沖擊,中國銀行業的利潤,主要來源于息差?,F在利率市場化已經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未來銀行貸款利率會下降,存款利率要上升,由此擠壓了銀行業的盈利能力,進一步導致利潤減少,因為上述兩個原因,市場普遍悲觀,銀行股價被持續打壓,也在情理之中。這也導致一些在非銀行業務比較活躍的中小銀行的估值會高一點,
2、銀行股為什么市盈率都那么低?
銀行股市盈率普遍偏低是全球現象,并非國內獨有現象。次貸危機之后,巴塞爾協議III出臺,對全球銀行業的監管力度明顯加強,在提高資本充足率、嚴格資本扣除限制、擴大風險資產覆蓋范圍、引入杠桿率以及加強流動性管理等方面的進一步強化,這令全球銀行股的市盈率普遍下降,而美歐由于次貸危機后經濟低迷,長期推行低利率與負利率,且銀行的準備金率偏低,所以美歐中小銀行的風險普遍偏高,因此全球銀行股的市盈率普遍偏低,這主要是對全球經濟增速下滑、市場風險、銀行業績增長瓶頸期以及監管加強等因素的綜合反映。
而國內銀行股市盈率的偏低主要是我國經濟降速、房地產業宏觀調控、利率雙軌制改革、監管讓利、銀行凈息差收窄、行業競爭性加強以及解禁潮等多方面因素形成的,由于國內房地產業長期以來在GDP中占比過大,形成了系統性風險,不僅令房價泡沫化,且將財政、地方債、企業負債、居民負債、銀行信貸及表外、金融機構、資本市場等風險捆綁在一起,牽一發動全身,將居民70%的財富都捆綁在了房地產上,這不僅令國內的長期債務問題日漸嚴重,同時還阻塞了消費,阻塞了國內產業結構調整大局,因此國內加大了對房地產業的宏觀調控,在住房原則與銀行信貸上都限制流動性向房地產業高速流動。
而房地產業長期以來的高度金融化已經將銀行業全面捆綁,銀行的各種債務結構、表外、理財產品、利潤等等都與房地產業息息相關,所以當房地產業從系統性風險上沖擊中國經濟并有調整要求時,銀行股的估值必然提前反映,銀行股的流通盤多屬于超級航母,隨著國內A股的快速擴容,市場供大于求的現象比較明顯,原本推動市場走高的資金就不足,這種情況下主力資金介入銀行股的意愿就不強。
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基金的銀行持倉市值減少了960億元,持有的上市銀行家數從36家減少到31家,單季度減持比例為2016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減持集中于龍頭銀行。由于一季度國內面臨衛安問題沖擊,機構對銀行股的預期下降,導致銀行股遭受減持,以至于令銀行股的估值逐步跌入歷史低位,今年一季度,36家上市銀行中22家銀行營收實現雙位數增長,18家銀行盈利保持兩位數增長。
上市銀行的利潤長期占據全部A股上市公司利潤的40%~50%之間,這令國內在宏觀調控上加強了管理,在央行基準利率不動的情況下,通過不斷壓低銀行貸款利率向市場讓利,這會逐步壓低銀行業的凈息差,會給銀行業的利潤增長帶來一些壓力,而全球經濟今年的衰退會影響國內經濟增速,政府、企業與個人的債務壓力都在擴張過程之中,這令市場預期銀行業的不良率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