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爾和巴林相繼與以色列正式建交,對中東地區局勢沒任何影響。16年巴林實現GDP318億美元,預期壽命76.8歲,71年8月,巴林正式宣布獨立,同年加入阿拉伯國家聯盟,巴林王國是海灣地區唯一的島國,國土由36個島嶼構成,大多數島嶼無人居住,主島巴林島西距沙特東海岸25公里,有跨海大橋相連,東離卡塔爾西岸約30公里。
1、現在巴林國內局勢如何?
巴林王國是海灣地區唯一的島國,國土由36個島嶼構成,大多數島嶼無人居住,主島巴林島西距沙特東海岸25公里,有跨海大橋相連,東離卡塔爾西岸約30公里。國土面積741平方公里,屬標準的“袖珍國”,人口142萬(2016),巴林島輪廓酷似一柄手術刀,占全域的80%,該國人口中巴林公民即阿拉伯人占66%,其他為常住(或永久)居民,非公民主要從事建筑、石油和家庭服務業。
巴林政府實行保證當地人就業的基本政策,它是海合會6國中最不依賴外籍勞工的國家,它還是6國中唯一什葉派人數占多數的國家(70%),他們幾乎全部被政府部門拒之門外,遜尼派(占30%)的阿勒哈利法家族統治巴林已有230多年。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英語,1971年8月,巴林正式宣布獨立,同年加入阿拉伯國家聯盟。
2016年巴林實現GDP318億美元,預期壽命76.8歲,巴林憲法確定它為君主立憲制的埃米爾國,實行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立法權屬埃米爾和議會,行政權歸埃米爾和他任命首相領導的內閣,司法權以埃米爾名義行使。2001年,埃米爾打破專制傳統,巴林有一個自由選舉產生的國民議會,婦女擁有與男子同等的政治和社會權利,該國有自由的媒體、酒吧和夜總會,被稱作“阿拉伯民主實驗室”,
自由的代價是警惕,從全球和地區視角看,美國和沙特看重巴林這塊彈丸之地,把它當做“石油運輸的通道”和“抵御伊朗的堡壘”。美國第五艦隊的總部設在麥納麥,沙特對巴林影響更是全方位,2011年2月,巴林什葉派在“阿拉伯之春”鼓舞下走上街頭,聚集在首都珍珠廣場要求政治權力,3月14日,以沙特為首的海合會出動坦克越過法赫德大橋,一舉撲滅巴林民主之火,吊詭的是,大力聲援和支持“阿拉伯之春”的美歐國家對此幾近失聲。
這場事變的另一受害者是珍珠紀念碑,政府以“妨礙交通”為由任性將其拆除,它曾是麥納麥市中心的地標建筑,其歷史意義不遜“三個一”。1982年,第三屆海合會首腦會議在巴林舉行,為紀念該國采珠歷史,凸顯國家團結,弘揚海灣6國間兄弟般情誼,一座高90米、6條帆船式手臂托舉的珍珠雕塑落成從歷史上看,什葉派在當地居住千年以上,1782年,遜尼派哈利法部落從卡塔爾遷來,后來在沙特達瓦斯爾部落協助下“征服”巴林,
2、卡塔爾和巴林相繼與以色列正式建交,對中東地區局勢有什么影響呢?
卡塔爾和巴林相繼與以色列正式建交,對中東地區局勢沒任何影響:1,卡塔爾、巴林都是弱小的海灣阿拉伯小國,國小力弱,影響力甚微!2,卡塔爾、巴林都不是與以色列建交的第一個阿拉伯國家,當然也不會是與以色列建交的最后一個阿拉伯國家。在阿拉伯世界與以色列和解的過程中,卡塔爾丶巴林既不在頭,也不在尾,因此卡塔爾丶巴林與以色列建交,既不具有指標意義,也不具有象征意義,也就是走走過場而已!3,卡塔爾丶巴林早就被綁在美國的戰車上了,兩國再與以色列建交,并不會破壞中東地區的戰略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