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回復《美國是不是即將進入大蕭條。美國歷史上,真正的大蕭條就上個世紀30年代那次,將在回復《美國大蕭條時期經濟是怎么樣的,美國是如何走出經濟大蕭條的,有各種說法,主流學界認為是小羅斯福新政(請自己百度一下)、特別是采用了凱恩斯之道不過,我個人認為,讓美國真正走出大蕭條的是二戰,至少客觀上如此再接著借用奧地利學派經典名著、經濟學必讀作品《美國大蕭條》的一些摘錄筆記,來回應一下此問題吧。
1、美國經濟大蕭條有多長時間,又是怎么過去的?
大蕭條(TheGreatDepression),是指1929年至1933年之間發源于美國,并后來波及許多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危機,其中包括美國、德國、日本等資本主義國家。1933年初,富蘭克林·羅斯福(FranklinRoosevelt)取代了焦頭爛額的胡佛,當選為美國第32屆總統,他針對當時的實際,順應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大刀闊斧地實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機的政策措施,歷史上被稱為“羅斯福新政”,新政的主要內容可以用“三R”來概括,即復興(Recover)、救濟(Relief)、改革(Reform)。
由于大蕭條是由瘋狂投機活動引起的金融危機而觸發的,羅斯福總統的新政也先從整頓金融入手。在被稱為“百日新政”(1933年3月9日至6月16日)期間制訂的15項重要立法中,有關金融的法律就占了1/3,羅斯福于1933年3月4日宣誓就任總統時,全國幾乎沒有一家銀行營業,支票在華盛頓已無法兌現。在羅斯福的要求下,3月9日,美國國會通過《緊急銀行法》,決定對銀行采取個別審查頒發許可證制度,對有償付能力的銀行,允許盡快復業,
從3月13日至15日,已有14771家銀行領到執照重新開業,與1929年危機爆發前的25568家相比,淘汰了10797家。羅斯福采取的整頓金融的非常措施,對收拾殘局、穩定人心起了巨大的作用,公眾輿論評價,這個行動猶如“黑沉沉的天空出現的一道閃電”。羅斯福在整頓銀行的同時,還采取了加強美國對外經濟地位的行動,
從1933年3月10日宣布停止黃金出口開始,采取一個接一個的重大措施:4月5日,宣布禁止私人儲存黃金和黃金證券,美鈔停止兌換黃金,4月19日,禁止黃金出口,放棄金本位;6月5日,公私債務廢除以黃金償付;1934年1月10日,宣布發行以國家有價證券為擔保的30億美元紙幣,并使美元貶值40.94%。通過美元貶值,加強了美國商品對外的競爭能力,
這些措施,對穩定局勢,疏導經濟生活的血液循環,產生了重要的作用。在“百日新政”期間,羅斯福在解決銀行問題的同時,還竭力促使議會先后通過了《農業調整法》和《全國工業復興法》,這兩個法律成了整個新政的左膀右臂,羅斯福要求資本家們遵守“公平競爭”的規則,訂出各企業生產的規模、價格、銷售范圍;給工人們訂出最低工資和最高工時的規定,從而限制了壟斷,減少和緩和了緊張的階級矛盾。
在得到大企業的勉強支持后,羅斯福隨之又盡力爭取中小企業主的支持,他說大企業接受工業復興法固然重要,“而產生豐碩成果的領域還在于小雇主們,他們的貢獻將是為1至10人提供新的就業機會。這些小雇主實際上是國家骨干中極重要的部分,而我們的計劃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中小企業的發展,為美國社會的穩定、經濟的復蘇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新政的另一項重要內容是救濟工作,1933年5月,國會通過聯邦緊急救濟法,成立聯邦緊急救濟署,將各種救濟款物迅速撥往各州,第二年又把單純救濟改為“以工代賑”,給失業者提供從事公共事業的機會,維護了失業者的自力更生精神和自尊心。羅斯福執政初期,全國1700多萬失業人員及其親屬維持生計全靠州政府、市政府及私人慈善事業的幫助和施舍,
但這部分財源相對于如此龐大的失業大軍,無異于杯水車薪。解決這一復雜的社會問題,只有聯邦政府才能辦到,羅斯福新政的第一項措施,就是促請國會通過的民間資源保護隊計劃,該計劃專門吸收年齡在18歲到25歲,身強力壯而失業率偏高的青年人,從事植樹護林、防治水患、水土保持、道路建筑、開辟森林防火線和設置森林望塔,第一批招募了25萬人,在遍及各州的1500個營地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