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抬轎子”提升基金業績,是最讓人深惡痛絕、也是最普遍存在的老鼠倉構建模式。揭秘基金經理“老鼠倉”的運作模式,“老鼠倉”這個名詞發源于2000年以前的股市“莊股時代”,當時主要是指股市莊家操盤時,順帶賺一點私利,隨后,隨著公募基金的發展,“老鼠倉”的行為漫入公募基金領域。
1、買基金如何避免老鼠倉?
在股票市場上經常會碰到老鼠倉,同理,投資者在基金市場上也會碰到老鼠倉,其中基金老鼠倉是指基金經理與他人合謀,先用自己的資金在低位買好股票,然后用咱們的錢去拉抬股價,等股價上去了,基金經理自己先賣出獲利,留下散戶接盤。投資者可以通過以下方法,盡量的避免老鼠倉:1、選擇一些被動型基金,即購買一些指數型基金,它是指通過購買某一指數的全部股或部分股,復制指數的表現,緊密跟蹤指數的變化獲取盈利,與主動型基金相比較,基金經理的自主權很小,只能跟著指數買,出現老鼠倉的概率極小,
2、老鼠倉是什么意思?
基金投資人一定對“老鼠倉”深惡痛絕,我們花錢雇傭基金經理幫助投資股票賺錢,沒想到基金經理居然“心生歹念”,不僅看中傭金,還損害我們的利益,著實可恨!然而,面對高額的收益和相對低廉的違法成本,各路基金經理依舊前仆后繼,老話說,只要利益足夠大,人們就會愿意冒險!01什么是“老鼠倉”?“老鼠倉”這個名詞發源于2000年以前的股市“莊股時代”,當時主要是指股市莊家操盤時,順帶賺一點私利,隨后,隨著公募基金的發展,“老鼠倉”的行為漫入公募基金領域。
2000年10月,《財經》雜志刊發《基金黑幕》一問,以犀利的筆觸深度曝光大量公募基金的“骯臟行為”,這些公募基金經理通過暗箱操作、損害公司和投資人利益等等方式,中飽私囊,這篇文章引發了整個市場的震動,“老鼠倉”也被大眾知悉,02揭秘基金經理“老鼠倉”的運作模式。第一,利用信息優勢,獲取投資先機,基金經理手中兼有資金和信息雙重優勢,他們一方面擁有控制手中巨額資金的權利,另一方面根據投資信息安排私人賬戶提前精準踩點。
現實場景中,基金經理利用配偶、父母等親人朋友的第三方賬戶,先于自己管理的基金建倉時間點買入目標個股,當基金巨額資金買入之后,股價必然抬升,第三方賬戶即可實現巨額盈利,此前,國壽養老前權益投資部總經理曾宏均被曝光涉嫌老鼠倉,其利用妻子劉某開設的股票賬戶,先于或者同步與自己負責管理的年金賬戶,買入或賣出相關股票,累計成交金額高達2.97億元。
第二,消息靈通,進行內幕交易,股票市場,信息就是生產力,誰能夠提前掌握上市公司的內幕信息,即可在證券市場獲利,而基金經理通常離這些內幕信息很近,只要“心生邪念”,就容易涉嫌內幕交易。第三,基金之間私下“配合”,互相抬轎子,通過“抬轎子”提升基金業績,是最讓人深惡痛絕、也是最普遍存在的老鼠倉構建模式。公募基金通過抽取基金管理費為生,而基金排名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基金規模,為了爭取在基金排行榜上嶄露頭角,不少基金經理私下聯合、互相抬轎,甚至基金公司也會不惜重金打造“冠軍基金”,
基金的一般操作手法是,“冠軍基金”先行潛伏在目標股票,其他基金先后入局,利用資金優勢拉升股票,股價抬升到一定程度,“冠軍基金”獲利出局。這樣的“抬轎子”行為,既可能發生在同一基金公司不同基金之間,也可能發生在公募基金與私募基金之間,第四,利用監管漏洞,借力撈取私利。基金市場也有不少投資人利用管理漏洞,通過空手套白狼的方式非法獲利,前易方達債券基金經理馬喜德便因此獲罪,
2008年3月到12月,馬喜德伙同他人,挪用銀行及基金公司資金35億元,先后操縱債券買賣200余次,牟利4900萬元,將原本屬于易方達公司的利益輸送給同伙公司。第五,利用資金管理權限,幫助利益相關人員套現,不少上市公司高管有股票套現的需求,于是他們便和基金經理聯系,私下串通、許下私利,雙方在股票市場打配合,高管在二級市場拉升股價,當股價處于高位時,基金經理接盤對方籌碼,讓高管獲利出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