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作為一名注冊會計師,經常關注創業的話題,很榮幸回答這個問題,“幾個朋友合伙創業,商討后決定平分股權,這樣分配合理嗎”,小編認為不合理,具體分析如下。股權分配規則應當盡早確定許多公司在創業早期因公司的股權就是一張空頭支票,什么都沒有,大家一起埋頭、一起拼,不太在意自己占多少股份,等公司發展越來越有起色,前景越來越清晰,價值越來越大時,創始成員開始注意自己能夠獲取到的股份比例,而到了這個時候再去討論股權怎么分,很容易不能滿足預期,造成矛盾和沖突。
1、2人合伙,怎么分配股權?
我覺得2人合伙開公司一定要先分好工,要根據自身的擅長領域、專業技術來選擇持股比例。如果你是一個有管理型領導力的人,而且性格比較強勢,而另一方只是在某些技術領域方面較為專業,或者資金方面優勢,但不具備管理能力和領導力。那么你至少要持股比例達到6成或以上,反之你可以持股比例在4成或以下,如果你們都倆性格都比較強勢,專業領域剛好也比較雷同,能力也不差上下。
那么我個人建議不要合伙開公司了,因為公司一旦開了就要團結一致,不得有半點內部斗爭,要做到任何一方都不能有一點私心,這種情況發生爭權機率較大,沒辦法靜下心來好好做企業。當然也可以提前擬好一份類似AB股協議,類似阿里巴巴股權一樣,一方不管暫股比例多少,都沒有企業控制權。最后個人建議最好不要5:5分配股權,如果真這樣分配了,可能會造成一方沒有任何能力,但因為自己持股比例原因,覺得自己也是半個老板總而干涉公司運營,
而有能力一方想把公司經營好,可能一開始會忍讓。這時企業生存都還存在問題,你們之間還要花精力去爭奪控制權,可想而知你的企業能經營得好嗎?最后可能導致不歡而散,我自己就曾經歷過,當初剛創業成立公司時也是2個股東,各持股比例為5:5。其中的風險只有自己知道,不過我還算是很幸運的,通過一年的努力,慢慢把職權劃分清楚。
2、幾個朋友合伙創業,商討后決定平分股權,這樣分配合理嗎?
小編作為一名注冊會計師,經常關注創業的話題,很榮幸回答這個問題,“幾個朋友合伙創業,商討后決定平分股權,這樣分配合理嗎”,小編認為不合理,具體分析如下:1.股權分配規則應當盡早確定許多公司在創業早期因公司的股權就是一張空頭支票,什么都沒有,大家一起埋頭、一起拼,不太在意自己占多少股份,等公司發展越來越有起色,前景越來越清晰,價值越來越大時,創始成員開始注意自己能夠獲取到的股份比例,而到了這個時候再去討論股權怎么分,很容易不能滿足預期,造成矛盾和沖突,
2.確定股份分配比例時需要考慮以下因素:(1)出資額;(2)技術;(3)創意和智慧成果;(4)經驗和資歷的豐富度;(5)對公司未來成長的貢獻;(6)獲取資源的能力;(7)對產品/用戶/市場的精通和了解;(8)熱情、專注、堅定的程度;(9)人格魅力、領導力。3.對于一些特殊情況可以特殊處理,不以股份分配為條件創業早期有的創始團隊成員不拿工資,而有的從公司里拿工資;有的合伙人為公司提供設備或其它有價值的東西,比如專利、知識產權等,
那怎么補償團隊成員的損失呢?不一定要以占股份的方式補償,也可以通過大家商定好價值,公司有錢后可給予直接經濟補償,即使倒閉,也可根據股份分攤承擔。4.實踐總結的一些操作標準:(1)投資人的持股不建議超過30%;(2)創始團隊開始持股的不能超過3人;(3)初創團隊中大股東保持不低于60%的股份,低于50%的股權經不起稀釋;(4)忌諱江湖方式處理,結構與利益不明細,口頭話,不形成文字;(5)忌諱股權平均或分散,沒有“帶頭大哥”作為拍板人,不能集中力量辦大事,效率反而變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