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之所以叫做“黑洞”,卻是因為沒有光能離開其表面(不能被放出或反射),因此,黑洞一直是無形的。在現代科學里宇宙黑洞是密度極大的天體,是錯誤的,黑洞里面,其實黑洞是一個天體,和其它星體一樣,是一個圓球,但是由于我們無法觀測到,所以也有說法,認為黑洞中間存在一個孔洞,就像水中的旋窩一樣,至于到底是怎么樣,還要等我們的科技發展,未來的科學家去驗證。
1、都在說黑洞?到底黑洞是什么?有什么用?
距離地球15000光年!比太陽大70倍,中國發現第1顆“怪獸黑洞”!在科學中,黑洞對我們來說已經不陌生了,自從人類第1張黑洞照片公布之后,科學家們對黑洞的探索就進入到了一個“新階段”。人類首張面世的黑洞,是位于室女座一個巨橢圓星系M87的中心,距離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質量約為太陽的65億倍,而這個黑洞并非是人類發現的“優質”黑洞,我國最近又發現了一顆“不一樣”的黑洞,比這個還具有爭議點。
根據《自然》雜志最新科學報告指出,中國科學家打破了這個第1張人類黑洞的“局限性”,人類再次迎來了不一樣的黑洞資料,探索到了“無法預測”的恒星黑洞,這也是迄今為止第1顆最大質量的恒星級黑洞,對,你沒看錯,這就是由中國科學團隊所發現的,我們來看看這個恒星黑洞到底如何,根據科學數據顯示,該恒星黑洞其質量比太陽大70倍,所以又有人稱它為“怪獸黑洞”,該黑洞是距離地球15000光年(1.5萬光年),被研究人員命名為LB-1。
根據科學預估數據顯示,本次發現的恒星黑洞也是銀河系之中的一個,總計可能有1億個恒星黑洞,這是由大質量恒星坍縮形成的宇宙天體,因此即使是光也無法逃脫。但是到目前為止,我看們對恒星黑洞的認知有點不一樣,那就是科學家們初期預估的時候,我們銀河系中單個恒星黑洞的質量不超過太陽的20倍,而這次達到了70倍,所以完全是初期科學家們又預估錯了,
中國國際科學家團隊發現了一個巨大的恒星級黑洞,推翻了這一假設,顛覆了他們的理論基礎,當然,對于這次的恒星黑洞的發現,他們也感覺到很驚訝。根據中國科學團隊劉教授表示,據目前大多數恒星演化模型,在我們的星系中甚至不應該存在如此質量的黑洞,而這次的發現真的是很意外,很明顯這是不符合常理的,并且LB-1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大兩倍。
雖然我們上面也說了,整個銀河系存在上億的恒星黑洞,不過根據科學團隊表示,只有在適當的時候才可能發現它,并非是任何時段都能發現,到底是什么時段?只有當黑洞吞噬伴星發出的氣體時,才能發現恒星黑洞,而吞噬的過程之中,會產生強的X射線,這就是觀察到恒星黑洞的點,利用地球上探測器揭示了“坍塌物體”的存在,由于X射線的強度不會太好,所以中國科學團隊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的“局限性”,
采用了大天區多目標光纖光譜望遠鏡(LAMOST)對天空進行了調查,尋找繞其引力拉動一個“不可見物體”的恒星,這才確定它的存在,這真的是“大海撈針”,發現不容易,所以這算是中國科學家在獲取“恒星黑洞”方面取得的重大研究成功。最后來看看什么是大天區多目標光纖光譜望遠鏡(LAMOST),它是世界上光譜獲取率最高的望遠鏡和世界上口徑最大的大視場望遠鏡,其工程規模和難度已達到當前世界上口徑最大的10米望遠鏡的水平,
LAMOST擁有4000顆眼睛(4000根光纖),一次能夠觀測近4000個天體。所以也具有“光譜之王”的稱號,而這次這顆恒星黑洞的發現,也是迄今為止最大質量的恒星級黑洞,也是LAMOST發現的第1顆(首顆)黑洞,這一成果也為天文學家提供了一種利用LAMOST巡天優勢尋找黑洞的新方法,所以這是我國在天文學上的一個重大突破,再次為科學家們的辛苦表示祝賀,辛苦了,
2、黑洞中心到底是什么樣的?
黑洞是中空的,中微子有質量受到引力作用向星系中心的黑洞運動,黑洞中的中微子密度會比星系邊緣中微子的密度大幾百億倍以上。中微子有機會與物質發生核反應,物質進入黑洞中與大中微子發生核反應的速度,用不了多久的時間物質就全變成能量了,能量從黑洞兩側的費米氣泡中釋放出去,所以黑洞中心什么也沒有,所以黑洞是中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