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得出,淘寶屬于純服務平臺,靠給商家做推廣來賺錢。主要營收來自iPhone,占比60%,作為一家靠硬件賺錢的公司,軟件服務目前只占據15%,但是已經比喬布斯時代6%提升了一倍,我XX賣廣告賣煩了,想試試別的賺錢方式,亞馬遜是全球性的電商平臺,和國內淘寶,京東差不多。
1、什么是亞馬遜?賺錢嗎?
亞馬遜是全球性的電商平臺,和國內淘寶,京東差不多。從模式上來說和京東差不多,但是平臺的體量更大,現在大部分賣家做的,就是通過亞馬遜平臺把國內的產品賣到國外去,賺取中間的匯率差價和信息差。舉個簡單的例子,在國內一個包包賣30元,但是拿到亞馬遜歐洲站可以賣到30歐元,中間就有很高的利潤差,扣除采購成本,國際物流費,亞馬遜平臺的抽傭,
2、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都靠什么賺錢?
在問答上的179個問題,只寫接地氣的科技內容,歡迎關注。少廢話,先看數據:1.蘋果:主要營收來自iPhone,占比60%,作為一家靠硬件賺錢的公司,軟件服務目前只占據15%,但是已經比喬布斯時代6%提升了一倍,2.Alphabet:作為谷歌重組后的母公司,按照創始人之一拉里佩奇的話說:我XX賣廣告賣煩了,想試試別的賺錢方式。
Alphabet旗下除了擁有谷歌整個互聯網產品體系之外,還有谷歌風投、谷歌資本、谷歌實驗室GoogleX和Nest等其它子公司,說倒是這么說,廣告收入依舊占據84%以上,硬件收入只占1.5%(pixle還要加油啊!)3.亞馬遜:這是一家沒人敢下定論的公司,市盈率超過90倍(正常市盈率20-30),跟貝索斯比起來,賈老板之前編造的圈錢夢真的太low了。
雖然沒有給自己設限,但是亞馬遜主要業務還是基于電商、云服務和廣告業務,其中自營電商占比最高接近80%,網絡云服務占比15%(技術全球最好,優于谷歌和阿里云),4.微軟:實際上在“阿三”接手公司之后,微軟的整體營收結構比起鮑爾默時代要合理太多了,軟件、硬件、服務三者都比較平衡,基本處于3:1:2的階段,雖然拋棄了WindowsPhone計劃,但是Xbox和Surface銷售強勁,反而操作系統的售賣費用下降到了9%,如果未來出現問題,微軟一定是撐到最后的公司。
5.Facebook:比谷歌還徹頭徹尾的廣告公司,廣告收入占比超過95%,當然投放程度非常精準(怎么有點頭條系的感覺),剩下的就是其它收入。當然,月活23億的用戶量在那里撐著,任性一點還是可以的,騰訊和阿里巴巴就不說了,萬一說錯話了,等于,知道吧,我也有責任,還是要學習一個。實際上就像題主說的那樣:10年以前,占據榜首的還是殼牌、波音、豐田、伯克希爾哈撒韋這些基建企業或銀行(這里拋開了非行政壟斷企業,都懂的),但是如今登頂榜首的全是科技公司,
實際上這種變化在100年前就已經開始悄然發生了。20世紀初到如今的100年是一個重要的階段,在此之前,歐洲企業一直占據著全球重工業和輕工業基礎,一是最早的工業革命發展地區,二是大航海時代歐洲掠奪了大部分資源。但是二戰之后,歐洲作為主戰場被摧毀殆盡,并且在美國馬歇爾計劃的壓制下漸漸被邊緣化,歐洲率先退出了歷史舞臺。
緊接著到來的美蘇爭霸和冷戰,則是全球產業變化的分水嶺,尤其是蘇聯解體后,在這之前,全球經濟的發展是以石油能源化工、鋼鐵機械汽車飛機火車輪船航天軍工產業為主導;但是隨著國際緊張的氛圍緩和下來,IT互聯網企業開始強勢崛起。如今的全球前25家頂級企業,有15家來自IT行業,這幾十年年來,沒有再出現任何一家全球頂級的銀行、百貨、傳媒、化學、汽車、飛機、機械、石油化工企業,因為在那些行業里面市場已經成熟,壟斷巨頭已經存在。
3、亞馬遜電商真的賺錢嗎?
我老婆的弟弟,我小舅子,2015年大學畢業,畢業以后從我這拿了5萬塊錢,和他幾個同學一起在義烏做亞馬遜,頭兩年應該不好過,合伙的同學陸續都退出了,剩小舅子和他女朋友兩人堅持做了下去,我也不知道他們到底掙了多少錢,第三年把我的5萬還了,買了一輛廣本,第四年結婚,在老家自建了一棟三層樓房,婚禮,建房,裝修全部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