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42元掉到現在的1.24元,為什么價格掉這么多。18年農戶的新谷子已經不多了,赤峰地區的谷子米質優良,口感好,從題主所描述的情況應該是北方的粳稻區,因為今年秈稻價格根本就沒有達到過每斤1.42元的價格,那么就東北粳稻區而言,普通圓粒水稻價格有個別地區達到過1.42元這個價位,據了解目前價格在1.32-1.35元區間,下跌了0.1元左右,實際看,雖然沒有題描述的掉價幅度這么大,但是也下跌幅度也不小。
1、今年的谷子為什么價格這么高?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至今,對于各行各業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正所謂,糧食是鋼,糧食是鐵,糧食是各行各業剛需生活物資,缺少糧食,疫情期間,各地各行各業基本上全部停工停產店超市關門謝客停止營業,糧食市場供給只靠防疫救援部門發放銷售,滿足群眾的基本生活需要,這個時期,只是糧食加工、運輸、銷售渠道不暢,各地糧食供求一度產生余缺。
首先,需要我們認清的一個現狀,疫情影響的主要還是消費需求,無論是口糧等基礎農產品,還是其他大宗商品,工廠、商業等等的被抑制,整個消費端都受到了較大的影響,而且恢復的進程要觀察國際疫情形勢的控制力度,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供給跟不上,CPI就要漲,國家統計局2月份數據顯示:我國畜肉類價格上漲87.6%,影響CPI上漲約3.85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上漲135.2%,影響CPI上漲約3.19個百分點;鮮菜價格上漲10.9%,影響CPI上漲約0.33個百分點;水產品價格上漲2.8%,影響CPI上漲約0.05個百分點;蛋類價格上漲1.0%,影響CPI上漲約0.01個百分點;糧食價格上漲0.7%,影響CPI上漲約0.01個百分點。
肉蛋奶價格的快速上漲,會觸發相關企業擴大產能,提高產出率,并引發飼料需求的進一步增長,而飼料需求的增長會促使玉米、大豆等原料需求增加,進一步傳導到糧食而引起價格全面上漲,2018年開始,聯合國糧農組織關于世界糧食生產就多次發布預警,因為地球開啟“汗蒸”模式,干旱、洪水和多個地區應急資金嚴重短缺會導致全球農業歉收,再疊加2020年即將到來的蟲災,會導致歐洲、北美和東亞幾個主要糧食生產區的玉米、大豆和水稻存在極大減產可能,歉收引發的地區乃至國家之間的沖突和騷亂,又有可能使數百萬人陷入嚴重饑荒。
2、感覺現在的水稻價格很低,這是為什么?該怎么辦?
水稻價格這幾年價格低,庫存水稻仍然在高位運營,我國糧食連續實現“十四連增”,今年夏糧又喜獲豐收,夏糧占全年糧食產量五分之一,從我們當地水稻長勢情況看,水稻今年又是個豐收年,水稻去庫存任重道遠,還需要2年時間才能消化庫存,水稻主要消費市場在東南亞,在中國,水稻只能我們自己來消除庫存,水稻價格才能漲上去。
我國居民主要食用大米,大米關系國家糧食安全,這幾年國家加大糧食補貼,我們當地糧食補貼130元/畝,中國人的飯碗必須端在中國人手中,中國人的飯碗必須主要盛中國人的糧食,國家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調整優化種植結構,水稻庫存充裕,供應寬松。從市場上看,隨著糧食收儲制度改革持續推進和優質糧食工程的加快實施,產業活力不斷增強,優質糧源需求旺盛,優勢逐漸顯現,
今年,我們當地水稻種植90%農民都種植糯稻了,價格比秈稻要高出10%——20%。現在不僅城市居民買大米吃,農村人也買大米吃,如果水稻價格非理性波動,低收入人群會吃不起的,水稻價格只能維持在消費者吃得起的水平線上,水稻價格不能漲得太快,漲的太高。農民種植水稻還是內部挖潛,采用先進技術,先進經驗,先進設備種植,采用規模化、機械化、產業化種植經營,
延伸產業鏈,增加附加值,千方百計降低種植成本。水稻種植要選擇高產、優質、抗逆性好、免疫力強的新品種,加強田間管理,向科技要效益,向市場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我們當地水稻種植采用直播技術,節省了插秧用工成本,機械化耕地,機械化收割,機械化噴霧施肥,不用請人工了,人工費用一天200元/人,用不起,也找不到合適人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