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經濟發展較好、企業盈利較高時,企業往往通過增加負債實現企業擴張,用較少的自有資金投入、獲取較大的規模效益,但對債權人來負債對應的企業自由資金、企業資產較少,債權保障不足、風險較大,一旦企業經營上出現“滑坡”、虧損,或籌資環境發生“劣化”,企業就有可能出現“債務危機”,債權就有損失的可能。
1、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多少合適,個人的資產負債率多少合適?
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多少合適?這得要看企業屬于什么行業,以及企業處于什么樣的發展階段。通常而言,在初創期的企業,負債適當高一點,這無可厚非,畢竟初創企業幾乎沒有任何收入,反之成熟企業負債就應該適當低一些,減少企業的財務風險,不同行業屬性不同,其負債率也不同,有的行業負債率,高杠桿,例如房地產行業,例如處于用戶積累階段的互聯網企業。
有的行業負債就沒有必要那么高了,例如食品飲料白酒行業,他們自身具有很強的現金流,不需要借貸維持生產,一般而言:重資產行業負債率50%到60%合適,輕資產行業40%合適。另外,企業的負債還取決于公司的整體戰略,階段可能高一些,也可能第一些,一句話:企業負債率沒有一個準確的界定,個人覺得40%到60%均屬合理。
至于個人資產負債率,我認為控制在20%到40%之間較為合適,同時這需要考慮個人收入的穩定性,年齡等因素。如果是相對穩定的工作,且在逐漸提高,其個人負債高一點沒啥毛病,再比如40歲之前負債50%也沒啥不可以,但是60歲我想就不應該有負債了,總之,負債這玩意沒有準確標準,因人而異,因企業而異。我是溯源歸一,極簡投資踐行者!,
2、一般企業的負債率在多少以內都是屬于正常的?
資產負債率也叫杠桿比率,是衡量一個企業資產負債情況和償還長期債務能力的主要指標。一般制造業負債率在50%左右,商貿業、房地產企業一般在70-80%,都屬于正常區間,對一個企業來說資產負債率太低,說明企業發展戰略較為保守,沒有適度、合理的利用借入資金,將企業做到較為理想的規模、盈利狀態,形成自有資金投入“偏大、浪費”。
當經濟發展較好、企業盈利較高時,企業往往通過增加負債實現企業擴張,用較少的自有資金投入、獲取較大的規模效益,但對債權人來說,負債對應的企業自由資金、企業資產較少,債權保障不足、風險較大,一旦企業經營上出現“滑坡”、虧損,或籌資環境發生“劣化”,企業就有可能出現“債務危機”,債權就有損失的可能,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企業要經常分析資產負債情況,特別是有息負債的利率、期限機構,控制融資成本、強化流動性管理,確保資金流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