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資本寒冬來襲,中小企業如何在這個寒冬中生存下去,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話題。“資本寒冬”是一種現象,近期表現略為突出,大家都有資本寒冬,那資本與大眾特別是消費者領域有多大關系,初創企業融資較難,VC們投資意愿不強,于是創業者認為現在是資本寒冬(資本層面沒有錢了)。
1、“資本寒冬”是什么意思?
“資本寒冬”簡單來說,就是釣魚的餌不再吸引魚了。又或者性工作者變老了,變丑了,不再吸引嫖客了,這是一個道理,“資本寒冬”是一種現象,近期表現略為突出:初創企業融資較難,VC們投資意愿不強,于是創業者認為現在是資本寒冬(資本層面沒有錢了)。之所以出現所謂“資本寒冬”,不是因為資本方沒有錢了,而是企業層面出了問題,沒有值得投資的好企業了,
對于資本寒冬的好壞,不同的人總是有不同的看法。對于那些習慣了資本運作模式的人來講,資本寒冬的來臨對于他們來講無疑是一劑毒藥,因為缺少了資本的支持后,他們的發展舉步維艱,不僅在資本風生水起的時代積累起來的優勢會蕩然無存,在未來的發展中同樣優勢不再,從積極意義上看,資本寒冬的來臨預示著以平臺和流量為主導發展模式開始終結,新的世代將會開啟。
2、資本寒冬降臨,創業者如何逆風生長?
創業者什么時候是順風生長的呀,特別是八零后九零后,三十年前有大量的投機機會,但是互聯網發達到信息化極度的透明,共享經濟和分享經濟的高速發展時代,就連社交化商業都被普通的創業者所熟悉并應用了,還有什么創新可以解決大眾創業難題呢,所以,不管是寒冬還是夏日,創業者從來都不要奢望順風,逆風能生長就是好樣的了。
創業者再難,最先碰壁的還是中小企業和傳統實體業,為什么?因為體積太大,這就相當于大象先死,而小強式的蟑螂一定生存力頑強,我們的創業者一定要向蟑螂學習,學習創業生存頑強能力,同時也要學會快速的繁殖能力,即利用互聯網全新工具進行裂變的手段,其實,事實上經濟越好時,對于創業者越是不利的,為什么?因為資源總是被壟斷、我們的優質的選擇機會總是被封閉,反而是所謂的經濟寒冷時期,我們的普通創業者可能反而生存的相對空間更好一點。
所以創業者要先減肥,先減欲望,然后要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多學習全新的互聯網思維和全新創業工具,腳踏實地,最關鍵是控制創業成本,學會用低成本去創業,學會去用互聯網社交化工具去裂變,社交化商業給了所有創業者一個共同的機會:生存的權限不僅在于寒冷的環境,更考核我們的生存智慧,我是孫洪鶴,《新商業大智慧》創業教科書主編,孫洪鶴每天都給大家分享教材的短視頻,每天都有更新,大家可以關注孫洪鶴。
3、有人說在資本寒冬考驗下,是否該顛覆現有的辦公模式?你怎么看?
題主所稱的顛覆現有的辦公模式,首先讓我們看看現有的辦公模式是什么,應該是指一二線城市里或以現代貿易服務業為核心的商務區域,比如北京的國貿區,上海的陸家嘴,紐約的曼哈頓等世界五百強集中的地區,高樓大廈鱗次櫛比,衣著光鮮的office先生小姐們出入于金碧輝煌的辦公大廳,徜徉在流光溢彩的辦公室里,快節奏、高效率處理著來自全球的各種交易指令和生意往來。
而樓下或附近,則有一批批錦衣玉食、咖啡與茶貼身伺候一句話,最時髦最時尚最光亮的辦公模式,但是,不可否認,無論是金茂大廈還是世貿中心,高昂的寫字樓租金已經讓各大公司企業在瑟瑟發抖的全球經濟格局中顯得生意風寒料峭、資金捉襟見肘了。但地段的稀缺性、企業品牌的高端性,或者說企業多年來已然形成的習慣性運轉模式,又讓決策者們舉棋不定、騎虎難下,
那么,有更好的出路么?眼下正在流行的共享辦公模式或早期的soho在家辦公或外包式辦公或合伙人制度的眾籌制辦公,有可能取代現在的主流辦公模式嗎?我認為,隨著經濟的震蕩、資本的收縮,貿易保護主義的興起,各國保守思潮的演繹,確實會令寫字樓里的生意蕭條不已,而共享辦公模式不失為一種快速降低租金成本的有效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