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用航空發動機圖譜上圖紅圈內即為“太行”發動機,其右上角為傳說可能是我國下一代航空發動機的為渦扇-15發動機。中國的航空發動機一直是空軍的“心臟病”,央視新聞早前報道,中國商用發動機公司早就突破多項關鍵技術,研發出了可替代的飛機發動機長江-1000A(CJ1000A)。
1、中國航空發動機如何突破瓶頸?
中國的航空發動機一直是空軍的“心臟病”!使用俄制AL-31FN發動機的殲-10戰斗機使用俄制RD-93發動機的殲-31發動機而對于航空發動機,業界有一個對它特定的評價,即被譽為是“工業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由此,也可以表明航空發動機在工業制造業方面的地位!目前,無論是在軍用還是民用方面,美國在航空發動機領域處于領先地位,其次是歐洲、俄羅斯。
F-35戰斗機使用的F-135發動機F35B戰斗機采用的F-135發動機衍生型號F-135-600發動機通用的GEnx發動機,C919的LEAP發動機的原型我國在航空發動機方面還處于追趕的位置,正努力縮小與先進水平的差距,在民用航空發動機方面,我國還尚未有成熟的產品,雖之前也做過不同型號的研發,但距實際應用還有不小差距。
如配套C919的“長江1000”發動機(CJ1000),仍處于研發階段,國產CJ1000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模型在軍用航空發動機方面,情況比民用領域要好,我國獨立研制的“太行”發動機以及其他的改進型號,經過近30年的不斷努力,目前已經批量裝備中國空軍,為空軍現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持。但總體來講,我們的技術水平相對美歐主流還比較落后,如不加快腳步,存在被進一步拉開差距的風險,
“太行”發動機個人的理解,在航空發動機領域如想有所突破,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開發高性能材料:高性能材料研發高端航空發動機的基礎。由于工作環境的特殊性,發動機結構部件需要經受極端的考研,如材料性能不達標,必然無法實現高性能指標,此方面已有一點進展,國產高性能航空發動機材料研發成功新聞發布會(2)高端加工工藝:航空發動機對零部件加工、裝配工藝要求極高,略微的偏差都可能造成性能大幅下降甚至發生事故。
以發動機葉片為例,需要根據流體力學要求具有三維復雜曲面,同時,還需在極小的空間內留有冷卻流道,難度可知一斑,“羅.羅”公司生產的葉片結構圖(勞斯萊斯哦)(3)先進的設計理念:傳統的航空發動機結構,其性能潛力已挖掘的差不多了,想要進一步大幅度提升性能,必須有新的設計理念,如下一代航空發動機技術路線之一的自適應變循環發動機等,這方面美國也已走到前列,并開始進行工程驗證試驗,預計最快2020年試飛。
GE和普.惠聯合研制的自適應變循環發動機結構示意圖(4)核心人才和有效的制度:任何技術的發展和載體都是人,如何充分發揮人的才能,那就需要有效的制度,航空發動機研發是一項基礎和延續性很強的任務,很多基礎性的理論和數據是不可能外傳的,因此,不太可能有捷徑可走,需要具有高度專業性的技術人才潛心研究,但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這兩個方面目前仍有很大提升空間。
誠然,我們的航空發動機技術與美、歐最高水平確實存在不小的差距,但近些年也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下一代高端航空發動機也在研發階段,可能不久的將來就會面世,屆時將進一步縮小差距,中國軍用航空發動機圖譜上圖紅圈內即為“太行”發動機,其右上角為傳說可能是我國下一代航空發動機的為渦扇-15發動機。以上為個人的理解,歡迎關注、討論交流,
2、近段時間中國航空發動機產業迎來重磅好消息是指什么,它有什么意義?
在2019年年末就開始流傳的一件爆炸性新聞,那就是中國航空企業成功收購烏克蘭航空發動機巨頭—馬達西奇公司。馬達西奇是烏克蘭唯一的航空發動機工廠,建于1907年,在蘇聯時期,主要航空發動機(包括軍用飛機、巡航導彈和直升機的發動機)都出自馬達西奇公司,被譽為蘇聯的“動力沙皇”,最初這個消息被報道出來時,引發了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