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美聯儲加不加息,降不降息,都無法改變美元當前的強勢。央行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加息,也可以不加息;區別只在于,加息會減緩產能擴張速度,美國放風要加息,而又不急于加息,就是為了忽悠國際金融市場,讓全球投資者舉棋不定,理解美元加息,首先要清楚,這個息是什么。
1、美元為什么要加息?
2018年11月13日,美聯儲前主席耶倫在“《財經》年會2019:預測與戰略”上發表了一通“看多”美國經濟的觀點。她說,美國經濟正在強勁復蘇,并有以下表現:一是美國居民家庭負債大幅下滑;二是銀行系統的資本充足率和流動性遠好于2008年的危機前,第三,也是最重要的。美國的失業率已經降到了3.7%,這是50年來的新低,
與此同時,美國國內的工作崗位在經歷了2008年之后9年的擴張之后,目前依然保持著平均每月約20萬個的增幅。和前投資家羅杰斯等習慣于“唱多”新興市場的人士不同,耶倫并不吝嗇于對美國經濟的贊美,由于擔任過四年(2014~2018年)的美聯儲主席,因此她的話也頗有分量。在這場論壇上,她給出最有信息量的觀點是:預計明年美聯儲會再次加息3~4次,
在全球央行之中,美聯儲貨幣政策的透明度不是最高,也是最高之一。耶倫這位前主席的加息預測,不過是基于對失業率以及美國貨幣政策透明度的判斷,按照美聯儲的公開“傳統”,確保就業是貨幣政策第一要務,當失業率下降到3.7%,這意味著貨幣政策完全沒有必要繼續寬松,以刺激經濟,增加就業。因此,貨幣政策回歸正常勢在必行,
2、美聯儲為什么選擇不加息?
央行加息與降息的邏輯思考為什么央行總要等通脹來了再加息,難道通脹是社會生產過程中一定會出現的嗎?假設總人口1億。有人發現了人參果,每年吃一個可以長生不老;于是有人開始生產,高價賣出,第一階段:在年產量達到1億之前;這個過程中,處于產能擴張階段,各種原材料價格走高,資金需求增加;因此,社會利率升高。這一過程處于溫和通脹階段,
央行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加息,也可以不加息;區別只在于,加息會減緩產能擴張速度。第二階段:年產能達到1億只之后;由于企業仍有較高的利潤,將有外部生產者進入這一領域;只要企業的利潤可以覆蓋資金利息,產能就會持續擴張;這將導致生產逐步過渡到過剩狀態;之后產品供過于求,價格開始下降;直至導致多數企業處于虧損狀態;這加劇企業對資金的需求,
因此,社會利率仍處于高位。這個過程中,產能擴張至最高點,即是通脹最高點,在這個階段,央行應該加息,以阻止更多生產者擴展產能,同時加快企業競爭出清。第三階段:產能嚴重過剩后,競爭力弱的企業逐步倒閉;競爭力強的企業逐步擴大占領市場;在這個階段,由于部分企業倒閉;同時由于競爭力強的企業已經形成優勢,減少了外部生產者進入;因此,社會資金需求減少,社會利率逐步下降,
這個階段,開始通縮。在這個階段,央行應該降息,以增加社會需求,減少企業倒閉,增加就業崗位,第四階段:競爭結束后,生產會被兩三家企業壟斷。生產效率最大化,在這個階段,壟斷企業可以維持高利潤;同時競爭力強大阻止外部生產者進入;也就減少了社會資金需求;這種情況下,社會利率將處于最低水平。在這個階段,央行應該將利率維持在最低水平,
3、為什么有人說美國加息后,香港、內地和美國銀行的美元存款利息是不一樣的?
因為手不夠長,管不了別人家的事。美聯儲加息,只是美國各個銀行的本幣(也就是美元)的利息調整,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本外幣各項存款利率它都管不著,因為這是其他國家和地區銀行的事,反過來講,人民幣作為外幣在美國,利率也不受美聯儲這種加息的影響,更有意思的事,別的國家加息是國家的決定,而美聯儲加息是組成美聯儲的美國十幾家主要銀行“商量”來的,給你打給比方你就明白了,在中國,cba籃球聯賽是中國籃協組織管理的,而在美國,nba可是各個球隊自行組織的,當然,是一個“聯盟”,nba的主席,可不聽美國籃協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