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的強大不是片面的.局部的,而是全面的.全方位的。中國制造業最大的特點就是體系非常完整,我國從改革初期,一直到現在,制造業一直占據著主導地位,可以說正是這些制造業工廠的存在才解決了多少人的就業問題,而如今,社會發展的越來越快,工作崗位越來越多,慢慢的制造業被這一代人所忽視,不過即使這樣,國家還是非常重視這些制造業存在的,因為發展乃立國之本,無論何時制造業才是我國經濟的主體所在,國家的有關扶持政策是會讓這些制造業一直存在下去的。
1、中國的制造業到底怎么樣?
中國制造業最大的特點就是體系非常完整。大到動車組這樣的大型設備,火箭等高科技行業,小到臉盆、文具這樣的小東西,中國都有制造商,而且價廉物美。也就是說,中國的整個工業能力很強的,目前的短板就在于高精尖和材料技術,現在也都在突破。制造業必須保證大量就業,因為制造業是強國的基礎,這些工廠分分鐘就能夠轉化為軍工企業,這些熟練工人都是寶貴的財富。
2、什么樣的叫低端制造業,什么樣的叫高端智能制造業?
沒聽說過低端制造,一直從事智能制造,但從來不敢說自己高端。我們常說的是傳統制造業,傳統制造業是什么樣子的?傳統制造業并沒有一個定義,我們一般情況下,將自動化程度低,大量使用人工,技術工種比例比較少的叫傳統制造,傳統制造不是行業,是產業的一個階段。舉一個例子:放到30年前,人助力的縫紉機,并不是落后的制造業,那時候還是結婚必備的三大件,
不能說服裝業就是落后的,也不能說冶金,打鐵就是落后的行業。對于落后的制造業,沒什么好介紹的,從歷史的長河來看,落后的唯一特點就是:累死了,還掙不到錢。2013年,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發布了工業4.0概念,直到今天,大家都在拿工業4.0吹牛,各種概念吹上天,如果按照德國的當前制造業發展情況來看,以及德國在工業4.0展望中的描述,中國目前的制造業基本處于工業2.0向3.0過渡,部分合資企業,外資企業再從3.0向工業4.0邁進,99%宣傳的工業4.0都是扯淡的玩意。
FANUC上世紀就實現了工業機器人組裝機器人,都從來不敢說自己是工業4.0,當然話說回來,日本人好像不太喜歡德國的概念,(扯遠了,不細說了)我們來說說高端智能制造到底長什么樣子?我們一般會歸納四點作為高端智能制造的特點:自動化,信息化,數據化。這三個特點可以是逐步的實現,不是說一定要全部都在一個時間點達到,這個企業,這個國家才是高端智能制造,
高端智能制造是一個過程,不是一個靜止的狀態。1、自動化:設備自動化,提高員工安全性,減少繁重復雜的工種設備自動化,比較好理解,就是以前使用人的工作,如今開始用自動化設備,工業機器人等設備,例如從早年的人工車床變為數控復合加工中心,可以實現車銑復合工藝。這就是設備的自動化緩慢轉變,(以前沖壓機上下料都是靠人工,機床聲音非常大,現在依舊有很多企業還是用人工)設備自動化是目前中國發展的主要階段,大量的朋友在說:“哎呀,現在工廠都使用機器人,人類以后干什么?”不客氣的告訴你,工廠使用機器人,那都是高端制造的初級門檻,這才剛到自動化生設備替代人工的環節。
事實上,自動化設備的出現,并不是在替代人工,而是彌補勞動力缺失,以及填補人類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帶來的短時間的需求爆發,例如2010-2017年,智能手機銷量從0-15億部,就是這么短短的7年。當然,還包括大量的繁重的工種,例如搬運,搬磚,噴漆等等對人體有非常大傷害的工作,自動化的發展已經持續了半個世紀,如今也只是剛剛邁入高端制造的門檻。
2、數據化:高端制造真正邁入正規的標志,讓所有生產環節都可以可視化,做到可監督,可遠程干預,可優化整個生產結構數據化解釋起來比較復雜,介紹一個大眾理解起來比較方便的東西,應該有助于你理解數字化生產,離線仿真的概念,汽車市場所有的自動化產線,在設備的全裝前,全部都要做到離線仿真,相當于在電腦端,能夠全景模擬整個產線的生產各個環節,各個設備的運行換情況,直接針對每一個設備設定各個動作的參數。